东侯坊中学制定班规的指导性意见
一.制定班规的目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一大核心,是依法治校的一个重要主面,也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班主任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实现班级管理的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同时起到激励后进、奖励先进的作用。
二.班规的考核内容
班规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措施,是班级活动的行动指南。班规要从学习常规、考勤常规、行为规范、奖惩等四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规定。
三.班规考核的办法
根据班级建设的需要,设定一个框架,再确定基本条款,按照尊重、平等的思想,指导班级建设工作的具体实践,将结果记入《学生素质教育评估手册》,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
四.制定班规的原则
班规班约是学生行为的依据,做事的原则。研究怎样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学生制定班规班约。概括起来就是:目的要明确,步骤要稳妥,表达意见要自由充分,作出决定要民主集中。
1.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一是要确定适用范围,要解决面对“全体”(一个宿舍或一部分学生或全班)带有普通性的问题。即针对大家都有约束力。二是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即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用)。
2.有明晰的步骤
不同的班规班约,制订时应当有不同的步骤,但大体说来应当有以下环节:(1)调查了解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制订。(2)讲明道理。广泛宣传动员,指导制订的方法、步骤。(3)形成规则的草案。这草案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4)讨论草案。修改后,经表决,形成方案。(5)商讨落实方案的具体办法。
3.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要告诉学生:发表意见,是自己的自由和权利,将来遵守规则,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管什么样的意见均可以表达,言者无罪。表决时,老师不能强迫学生投“赞成”或“反对”票。表达意见的方式,既可口头,也可书面;既可当面,也可转达,但无论哪一种,都要限制一定期限。
4.决定的民主集中
这是规则制订时最关键的过程。民主集中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举手表决是常见的方式之一,投票、一人倡议,若干人附议的方式也可以用。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结果一定要给学生这样的印象:这是大多数同学的意愿。
五.班规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集体氛围,特制定班规如下:
一.按照学校作息表,按时到校,认真做“两操”;按时就座等候上课,按计划进行课程。
二.遵守课堂纪律,依照教师的安排进行课堂活动,做好应做笔记,并按时完成作业。
三.自习课自觉学习各门课程,安静而专心。
四.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财物,不乱抛垃圾,不乱涂乱画。
五.不在教室内打牌或进行其他影响他人正常活动的行为。
六.用语文明,举止、发言有分寸,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正当权益。
七.劳动积极,依照安排各自完成应尽义务。(每日的清洁工作包括清扫卫生区、清扫教室、擦黑板、抹走廊栏杆、摆正桌椅,并把清洁工具摆放整齐。)
八.自觉维护班集体利益,离开教室时注意关闭门窗。
九.依照学校规定穿着,注意仪表的整洁大方;朴素节约,不攀比、显摆身外之物。
十.放学后进行正当的活动,在家坚持学习,可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籍和观看科学性的电视节目。不去网吧和机室及其他娱乐场所。
六.具体的奖惩标准。
班级管理实施办法
班规制定的指导性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