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霍山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1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7·南岗模拟) 下列过程中实验的主体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制造彩陶盆 B . 石墨为原料制金刚石 C . 用膜分离技术制富氧空气 D . 石油制塑料 2. (2分) 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手拿试管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 B . 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C . 为了节约,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 . 取用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 3. (2分) (2019九上·京口期中) 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丁为氧化物 B . 转化①中乙和丙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 . 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 D . 转化②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4. (2分) (2019九上·长春月考) 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铝制品中的铝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D . 将石块研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变小了 5. (2分) 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60个N原子可以结合成一个N60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N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 C . N60和N2的性质完全相同 D . 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60 6. (2分)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 ) A . 木炭 B . 铁丝 C . 硫磺 D . 红磷 7. (2分) (2017·延平模拟)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B . 这是一个置换反应 C . 反应中 与 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1 D . 若不放催化剂该反应不能进行 8. (2分) 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B . 木炭具有可燃性 C .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 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即可燃烧 9. (2分)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Si是一种活泼金属 B . 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 C . D . Al、Si、P 的原子序数13、14、15 10. (2分) (2017九上·宜兴期末) 某化学学习小组提出以下说法:①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②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③过滤时,漏斗尖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④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⑥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⑥ B . ②④⑤ C . ①④⑤ D . ①④⑥ 11. (2分) (2016·哈尔滨)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取少量液体 C . 稀释浓硫酸 D . 加热液体 12. (2分) 关于下列转化过程:H2→H2O,CO→CO2 , C→CO2 ,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H2、CO、C都发生还原反应 B . 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 . 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D . 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 13. (2分) (2017·福建模拟)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 .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 . 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D . 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14. (2分) (2012·苏州)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