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1第一章
一、教材分析
,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
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还要求定量了解和应用。 2、展示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库仑发现这一定律的过程,并强调该定律的条件
和远大意义。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和表达式,知道静电常量。了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学习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渗透理想化思想,培养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思维建立物理模型的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科学家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善用类比方法、理想化方
法、实验方法等物理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库仑定律探究过程的讨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二)难点
对库仑定律发现过程的探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已经学习了万有引力的基本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演算能力。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展示学案上预习的情况,老师准备必要的课件
六、教学方法
比较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异同。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教师演示1(1-6的实验。
2(学生注意观察小球偏角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定性分析得到: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4(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用实验研究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这就是库仑定律。 内容: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922 表达式:k叫静电力常量,k=9×10 N?m/C。 ,
5(介绍点电荷:
?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具体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6(任意带电体所受的力可以看作是多个点电荷所受力的合力。
7(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下题)
-3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已知电子的质量m=9(10×10kg,质子的质量1-27-19m=1(67×10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C。 2
分析:这个问题不用分别计算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而是列公式,化简之后,再求解。
解: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分别是:
(回答“思考与讨论”)可以看出:
库仑定律教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