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工人村小学 孙海涛 《最后一片树叶》.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桥东区小学语文精彩教学设计案例学校工人村小学授课教师孙海涛授课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 2007 授课内容《最后一片树叶》课型新授活动名称评优课教学目标 1 、会认 9 个生字,了解“叹息、发愁、出神、罢了”等词语的意思。 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培养阅读自然常识类文章的兴趣。 4、续编故事,发展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资源开发本课以一片树叶和一只鸟儿对话的形式,写出了树上最后一片树叶由不快乐到快乐的情绪变化,运用拟人手法巧妙地向小读者渗透了关于落叶的自然常识。课文以落叶的心情变化为主线,有较强的故事性。所以本文就紧紧抓住这条情感变化线索,了解内容,理解心情。感悟生命设计思考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写了小鸟和树叶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是鸟儿听到树叶叹息后问树叶发愁的原因,答话中用“死”这个字反映了树叶痛苦和无奈的心情; 第二次对话是小鸟问树叶是否知道落在地上的树叶在哪里,答话中用“烂掉”一词进一步揭示了树叶不快乐的原因;第三次对话是小鸟讲解树叶第二年春天新生的过程,使树叶的心情豁然开朗, 充分发挥读文对文章的感悟理解的作用,感受三次对话及树叶的情感变化,朗读、理解、感悟,并联系实际了解关于落叶的自然常识,感悟生命。教学环节学情预设应对策略设计说明一、谈话导入秋风紧了, 树枝上只剩下最后一片树叶,一只小鸟飞过来,吱吱喳喳和它说起了悄悄话,你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赶紧打开书,去看一看学生齐读课题师1 最后一片什么 2 怎样的一片树叶教师用语言创设一种情境, 吸引学生迅速进入到课文之中, 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 学生兴味盎然的读文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朗读, 教师倾听纠正字音, 3 、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能做到正确流利、声音洪亮、同学爱听。 4 、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自由识字。 5 、多媒体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检查识字情况。一、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1 、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可以提问题。 2 、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读文交流,再仔细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A :理解开始是为什么不快乐? B :体会小鸟说的话,明白为什么树叶有快乐起来了。 3 、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师生解疑。 4 、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文章中的长句学生可能读不好教师深入小组,肯定新颖有效的识字方法。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 树叶开始为什么不快乐?后来为什么又快乐起来了? (2)“叹息”“出神”是什么意思? (3) 为什么说是“一场有趣的捉迷藏游戏”? 学生找到相应段落(引导自由读,然后指名朗读) (同桌互相朗读) 教师随机范读下面几个句子: 树上只剩下了/最后一片叶子。你知道/ 那些已经飘落在地上的树叶/在哪里吗? 一场/ 多么有趣的/ 捉迷藏游戏呀! 那最后一片树叶/轻轻地飞下来师: 快要死了,这是多么让人伤心的事呀。如果你是那片树叶, 该怎样读它说的话呢? 借助拼音识字,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意识, 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识字习惯。利用评价机制, 是学习变成乐事。相信学生能学会,通过小组交流解疑后, 教师在相应的引导学生理解疑难, 抓住重点难点引导。读中感悟情感的变化, 让学生从整体把握全文。叹息发愁——怀疑,听的出神——快乐的跳舞抓住情感的变化,读出相应的语气. 四、全班交流,以读

工人村小学 孙海涛 《最后一片树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