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科技素养,本刊继续关注科普丛书。本期我们向读者介绍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科普图书——《野性亚马逊——一个中》。书中描述了作者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中极为独特而有趣的亲身经历。本书图文并茂、语言流畅、深入浅出,令人感觉耳目一新,极富情趣,展现了幅幅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的美丽图景。作为第~位到南美洲热带雨林进行野外研究和科学考察的中国人,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他在亚马逊丛林努里格(Nouragues)生态站生活19 个月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及观赏价值。《中国科技奖励》:请讲讲野性亚马逊》一书写作的来龙去脉。张树义:1995年我刚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因为很喜欢之前自己曾经工作过地方,就把亚马逊那边的自然状况和当时工作时的一些有趣的经历在科学时报上写了连载,当时的名字是《丛林里的“努里格”工作站》。连载结束后不久,天津新蕾出版社找我写书, 说是秦大河院士的推荐。因为当时我还比较年轻,本来并没有要出书的打算,但是秦老师是我从小就特别敬仰的一位科学家,在他的推荐下,出版社也非常诚恳地发出邀请,当时就以连载的内容为基础出了《身临其境亚 102中国科技奖励CHlNAAWARDSFORSCIENCEANDTECHNoLOGY 马逊》这本书。那个时候,彩色印刷还不是很普遍,所以这本书里有一部分是彩图, 大部分内容是黑白的,这是第一个版本。到2004年左右,新改版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约我写了一篇亚马逊的文章,文章写完之后,他们就想约我出亚马逊这本书。当时他们主要是觉得1996那个版本是黑白印刷, 对内容的展示并不充分,而且过了8 年,国内的印刷技术各方面也都有了挺大的进步,所以他们就想把这本书重新修改一下,出一个彩色的版本。后来《中国国家地理》与新蕾出版社协调,双方非常愉快地达成了一致, 于是就有了彩色版本的《野性亚马逊——一个中》。重新出版时,在文字上我也作了一些修改,增添了部分内容,同时新的名字也更符合这本书科普的特色,后来这本书获得了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成书的过程中,有一点我一定要澄清,就是关于书里的照片。书里面绝大多数照片都是我本人拍摄的,但是还有少数照片是出版时《中国国家地理》为了给书增添更多的色彩,从其他地方购买的版权图片,比如书中美洲豹的照片。《中国科技奖励》:除了介绍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生态知识之外,本书主要想向大~.44-递什么科学理念? 张树义:全人类目前面临的生态学问题越来越多,危机也越来越大。这当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个是意识的原因,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号召人们去打虎,这就是意识不到珍稀动物的重要性。第二是知识的问题, 就是在意识问题之后,是否具备科学知识就直接导致做法的正确与否。比如说,不少地方在截获一些被捕贩的珍稀动物后,就把动物放回大自然, 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因为, 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动物并不是产于当地,它在这个地方没有自己的领地,直接放归大自然,它就要和当地的物种竞争,一般来说由于天敌、环境方面的因素,它在当地可能生存不下去,放生等于没有意义。即使它“打败”淘汰了当地的物种,作为外来物种,很可能会带来生态上的新问题。所以这个好事做了不仅没有意义,还有可能带来更多危害。同时,这些被捕贩的动物在与人
带你亲历亚马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