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 2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 “襟、褂”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流利地朗读课文。 ,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热爱各族人民的热情。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分析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 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 “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学习课文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对学生来说,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是难点。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 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三、教学方法(一)、识字、写字可选择运用下列方法,或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新的方法。找到新的识字途径。 1、展示生活中识字的成果。比一比,看看谁认识的生字多。 2、根据形旁识字。 3、做游戏识字。 4、读词语读句子识字。 5、编儿歌、字谜识字。(二),朗读感悟齐读、范读、边看图边描述,边逐段引读。分段读,自由读等。要求读的正确, 流利、有感情。四、教学过程一、朗读视频导入 1、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播放视频 http://v./v_show/id_XMTY1MzAxNDQ=.htmlhttp://v./v_show /id_XMTY1MzAxNDQ=.html 2、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 傣(板书: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师介绍: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锣, 打着鼓,唱着歌,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就像我们过年时放鞭炮,发压岁钱。 3、出示课题。傣族人民每年都要过泼水节,但是 1961 年的泼水节对他们来说是最难忘的,今天我们就走进 1961 年的泼水节,看看为什么那一年的泼水节让傣族人民最难忘。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思考:人们为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