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课:西塞山怀古.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
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
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
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
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
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
情怀抱负。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古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
重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
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
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
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
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方虚谷:1
“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写作特点:1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
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
名地——昔盛今衰
古人——壮志难酬,1
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
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11历史地点
6)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
怀才不遇
(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品读怀古诗的方法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人物和典

2、清楚诗人的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
3、明确古与今(人与已)的连接点;
4、古今(人己)对比,结合诗句,体
会作品主旨。
⑥塞山
中中中中
怀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中唐文学
家、哲学家。为监察御史时,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
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贬∽
连州刺史,又贬朗州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共八人
史称“八司马”。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世称
刘宾客。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
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被贬谪长达22年,但却始终不屈。其诗内容多抒
写内心苦闷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执著精神。
风格雄豪苍劲,语言干净明快。
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
有《刘梦得文集》
解题: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
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六朝古
都、十朝都会是我们熟悉的对南京的美称。
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
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
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
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
为首都。)
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
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
抒怀,写下此诗。
诗歉背景:
1、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
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
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
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
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橫锁江面,自以
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
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
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

上课:西塞山怀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