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青年文学家日本现代妖怪学多元化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吴金桓摘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娱乐文化全面复苏。日本妖怪学回到民间, 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一方面继承了柳田国男的民俗学研究,另一方面以动态演绎的方式发表, 第三是妖怪的都市化演变。关键词: 多元化承袭动态演绎都市化作者简介: 吴金桓(1986-),女,吉林省松原市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5-0222-01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过各种政策调整,1960 年池田勇人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开启了日本经济恢复并高速发展的黄金期。1968 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的提高,使娱乐文化走向复苏。虽然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妖怪的存在,但妖怪作为奇特素材成为娱乐文化的一部分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妖怪学因此走向了分化,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一方面, 学者们继续遵循柳田国男的研究路线,致力于对某个妖怪形象的考证,在纸质书本上发表其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妖怪外形通过图画定形,所有部分漫画家逐渐加入研究队伍中,并且改变了以文字为主的发表方式,运用漫画、动画、电影等形式对妖怪形象进行梳理或回顾。第三就是都市妖怪的兴起丰富了原有的妖怪类型。 1. 民俗学研究的承袭妖怪学一方面上承柳田国男的研究方法,从民俗学角度继续发展。并且多数学者也继承了柳田国男有关“妖怪是神在人间的变体”的思想。沿用柳田国男对妖怪、幽灵的分类标准。根据柳田国男有关妖怪与神的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妖怪有神的部分能力,所以妖怪出游当然不用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神是人们对自然力的一种解读,所以曾经是神的妖怪属于自然, 所以妖怪更趋向自然。而幽灵是人死后产生的,当还有心愿未了时,便会滞留人间,寻找机会完成心愿,所以幽灵有强烈的自主意识。 2. 图文视角的动态演绎①图文另一方面,妖怪学的发表方式有所变化。在日本,每个妖怪有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形象。在小泉八云之前,妖怪也是作为文学艺术的创作元素,弥漫于日本各类艺术中。比如日本的戏剧,能、人形净琉璃、歌舞伎。能、人形净琉璃、歌舞伎这三种戏剧的固定剧目中都有妖怪的身影。“能表演所使用的面具, 大体可分三类:人、畜、鬼。细分下去,为‘翁面’、‘尉面’、‘男面’、‘女面’、‘怨灵面’、‘鬼神面’和‘专用面’。‘怨灵面’中有桥姬;‘鬼神面’有狮子口、黑须、和天神;‘专用面’有山老。” 小泉八云以前,妖怪们的故事通过戏剧固定下来。而妖怪们的具体形象则在绘画中固定下来。鸟山石燕从《和汉三才图会》和传统日本民间故事中搜集了大量素材,并整理成系谱, 倾其一生完成了《画图百鬼夜行》、《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百器徒然袋》四册妖怪画卷,合共描绘二百零七种妖怪,合称为《画图百鬼夜行全集》。鸟山石燕对日本妖怪的形态定型成为现在日本妖怪的原型。二战后有更多的图文版的妖怪研究著作面世,主要有:1967 年绵谷雪的「絵入 川柳妖异谭」,1969 年绵谷雪的「続絵入 川柳妖异谭」;1974 年粕三平的「お化け図絵芳贺芸术丛书」; 1977 年知切光歳的「图聚天狗列伝(东日本编?西日本编)」; 1980 年水
日本现代妖怪学多元化研究.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