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第一章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一、 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为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 满足需求的
交换关系、交换条件和交换过程。
二、 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 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
三、 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阶段:19C末到20C初为市场营销学的初创阶段
第二阶段:20C30年代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市场营销学的应用阶段
第三阶段:20C50年代为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繁荣发展阶段
1、 20C50年代确立了“以顾客为导向”的现代市场营销管理理论
2、 20C70年代发展了 “社会市场营销”的营销管理理论
3、 20C80年代,“大市场营销”管理理论
4、 20C90年代“全球市场营销”成为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主流趋势。
四、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 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开始传播
2、 20世纪50-7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市场与商品经济
3、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营销学再次被引进并迅速传播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一、 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 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市场营销管理 的本质是需求管理。
常见的需求状况有:
1、 负需求
2、 无需求
3、 潜伏需求
4、 下降需求
5、 不规则需求
6充分需求
7、 过量需求
8、 有害需求
二、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 市场营销观念哲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 观念
(1) 生产观念
(2) 产品观念
(3) 推销观念
2、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企业的一切计 划与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比竞争者更 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四个重要支柱:目标市场、整体营销、顾客满意和盈 利率。
3、 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强调要以实现消费者满意以及消费者和社会 公众的长期福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的与责任。
四、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将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 成的状态。顾客是否满意,取决于其购买后实际感受到的绩效与期望(顾 客认为应当达到的绩效)的差异:若绩效小于期望,顾客不会满意;若绩 效与期望相当,顾客会满意;若绩效大于期望,顾客会十分满意。
顾客期望的形成,取决于顾客以往的购买经验、朋友和同事的影响以及营销 者和竞争者的信息与承诺。
满足顾客需要的绩效是企业通过营销努力,供给消费者的产品(服务)价值 或实际利益。
提高顾客满意程度,有利于建立顾客忠诚,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为此,企业首先要努力使顾客获得更大的让渡价值: 一是提高顾客购买的总价值, 主要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二是降低顾客购买的总成 本,包括货币价格、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神成本。其次,要努力建立持久的 顾客关系,根据不同情况,在财务层面、社交层面和结构层实施关系营销;再次, 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始终围绕顾客满意,将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为头等大事, 并将其贯穿在公司的每一项活动中。 最后,企业必须系统协调其创造价值的价值 链工作,加强核心业务流程管理以及由供应商、经销商和最终用户组成的供销价 值链管理。
五、 顾客认知价值是指企业让渡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到的实际价值。
六、 质量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和品质的总和,这些品质特色将影响产品满足 各种明显的或隐含的需要的能力。
在一个以质量为导向的企业,营销经理有两项责任: 第一,承担正确识别顾客需要和欲望,并将顾客的预期正确地传达给产品设计 者,参与制定旨在通过全面质量获胜的战略和政策。
第二,在让渡产品质量的同时传递营销质量,努力使每项营销活动都达到更高
的标准和水平。
七、 所谓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是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 的集合。
八、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1、 正确选择和调整企业投资经营方向,并将企业的投资业务作为一个组合来 管理。
2、 根据市场增长率、企业定位及其组合,测算每次具体业务的未来利润潜力。
3、 从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规划。
九、市场导向组织创新的主要原则:
1满足利益方的要求
2、 改进关键业务过程
3、 合理配置资源
4、 组织革新
十、创建知识型企业:倾听、学习和领先
第三章规划企业战略与市场营销管理
一、 “战略”主要描述一个企业打算怎样实现
市场营销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