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Ⅱ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1节 曲线运动
答:如图6-12所示,在A、C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方向相同;在B、D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方向相反。
图6—12
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汽车每行驶10s,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6—13所示。
图6—13
答:如图6-14所示,AB段是曲线运动、BC段是直线运动、CD段是曲线运动。
图6-14
第2节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解: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x=800×cos60°=400m/s;炮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y=800×sin60°=692m/-15.
图6-15
解: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为v2,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1,落地速度v为v2、v1的合速度(图略),即:
,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θ=38.7°
答:应该偏西一些。如图6-16所示,因为炮弹有与船相同的由西向东的速度v1,击中目标的速度v是v1与炮弹射出速度v2的合速度,所以炮弹射出速度v2应该偏西一些。
图6-16
答:如图6—17所示。
图6-17
第3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
解:(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摩托车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1。5m= 经历时间在水平方向位移x=vt=40×=22m>20m所以摩托车能越过壕沟。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在空中飞行时,总是前轮高于后轮,在着地时,后轮先着地。(2)摩托车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gt=×0.55m/s=5。39m/s摩托车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x=v=40m/s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tanθ=vx/vy=405.39=7.42
解:该车已经超速。零件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2。45m= 经历时间,在水平方向位移x=vt=13。3m,零件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x/t=13。3/==67.4km/h>60km/h所以该车已经超速。
答:(1)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无初速释放;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与桌子边沿的水平距离x;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与小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球心的竖直距离y。小球离开桌面的初速度为。
第4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答: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实验步骤:
(1)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y;
(2)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无初速释放;
(3)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1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1;
(4)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4y;
(5)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A无初速释放;
(6)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2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2;
(7)比较x1、x2,若2x1=x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墙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测量落点与抛出点之间的竖直距离y,若2
x1=x2,有4y1=y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5节 圆周运动
解:位于赤道和位于北京的两个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都是。位于赤道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1=ωR==ωRcos40°=
解:分针的周期为T1=1h,时针的周期为T2=12h
(1)分针与时针的角速度之比为ω1∶ω2=T2∶T1=12∶1
(2)分针针尖与时针针尖的线速度之比为v1∶v2=ω1r1∶ω2r2=∶1
答:(1)A、B两点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2)A、C两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3)B、C两点半径相等,线速度与角速度成正比
说明:该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v=ωr;同时理解传动装置不打滑的物理意义是接触点之间线速度相等。
需要测量大、小齿轮及后轮的半径r1、r2、r3。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
说明:本题的用意是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以及传动装置之间线速度、角速度、,车轮上任意一点的运动都不是圆周运动,其轨迹都是滚轮线。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应该以轮轴为参照物,地面与轮接触而不打滑,所以地面向右运动的速度等于后轮上一点的线速度.
解:磁盘转动的周期为T=
(1)扫描每个扇区的时间t=T/18=1/90s.
(2)每个扇区的字节数为512个,1s内读取的字节数为9
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