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Introduction
第一节什么是遗传学
遗传学(ics)是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生物有许多特征区别于非生物,但是最重要的是以下两点:第一是生存,第二是繁衍种族。生物通过各种方式繁衍种族。低等的单细胞生物通过简单的细胞分裂来繁殖,较高等的多细胞生物通过无性生殖又可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无论是什么方式,都是保证生命在世代间的延续,并使子代和亲代相似。大肠杆菌的后代仍然是大肠杆菌,牛的后代仍然是牛。这种世代间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heredity)。
有性生殖从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开始。含有特定遗传物质的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变化,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完成生长发育,形成新一代的个体。同一个(对)亲本可以繁殖不止一个后代,后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基本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或者说总是互有差异的。后代与亲本相比,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同一物种内个体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Variation)。
无论何种生物,动物还是植物,高等的还是低等的,复杂的还是简单的,都表现出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或类同。同时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总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遗传和变异并存的现象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是生物界的基本特征之一。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素材。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了进化的源泉,遗传就成为简单的重复。遗传是种族延续的保证,没有遗传,变异就不能固定和累积,变异就失去了意义,生物也就不能进化。若是如此,猿至今仍旧是猿,就不会有人。
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深入探讨它们的本质和规律,并利用研究成果,能动地改造生物,使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这就是遗传学的任务。
遗传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又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目前,它的分支几乎已经扩展到了生物学的每一个领域,成为生物科学的中心了。遗传学是生物科学的核心,这提供了一个框架,使生命的多样性及其过程在其中被理解为一个理性的统一体。
第二节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与所有其他学科一样,遗传学也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劳动人民在早期的农业生产和家畜饲养过程中就已经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存在,并通过选择,育成了优良品种。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许多作物和家畜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作物育种工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汉朝的《汜胜之书》和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求》对选种留种就曾作过系统详细的记载。古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早就掌握了人工授精方法。这说明劳动人民对遗传和变异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没有形成系统的遗传学理论。
19世纪中叶,Darwin对野生和家养的动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修正了Lamarck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学说,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进化学说,使生物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同一时期,奥地利神甫Mendel根据前人的工作和他自己进行了八年的豌豆杂交试验,于1866年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和遗传因子分离和重组的假设。Mendal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他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假设,又设计严密的试验验证了他的假设,这是人类对遗传现象的认识从单纯的描述第一次推进到了科学的分析验证。遗憾的是,Mendel的思想和理论远远超越了时代,使得他的工作当时没有得到世人应有的重视,
园林植物遗传学电子书籍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