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后来的教案 2.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说声“对不起”》是北师大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和我”中编排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学习本单元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去关注集体、关注他人,克服缺点, 不断进步。教材选取了《说声“对不起”》这篇课文,是经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的一件平凡的小事。“我”不小心把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向同桌说了声“对不起”。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伤害和影响别人,就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二、学情分析在识字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正确运用音序和部首等查字法,查字认字。在阅读方面,基本能做到独立阅读,初步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知道朗读时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能做到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三、教学目标 1、会写“固、执、桌、陈、歉、敢、管、束”,会认“挨、铅、厉、秒、凑、谅”学习多音字“挨”“划”“吐”,学习新部首欠字旁。 2、通过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能够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出来。 3、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这些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心情,并学习在习作中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4、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生活中做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懂得主动与人沟通的重要性。四、教学重点懂得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性,锻炼与别人的交往能力。五、教学难点学习在习作中对人物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六、教学时间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从日常生活情境入手,导入新课。 1、我们平时在学校和同学之间会遇到哪些矛盾?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2、当我们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伤害时,“我”们应该说声——,生齐接“对不起”, 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题目就叫做:说声“对不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通过预叙文,那你们还记得学习《日月潭的传说》时,我们学过写事四要素是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那现在再花一些时间找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构成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同学用连贯的语言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根据课文的结构,我们发现课文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那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自然段,第二部分: 2-9 自然段) 5、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第1自然段中“固执”是生字表要求掌握,意思:古板执着,不肯变通。问生“固执”的近义词—顽固。要提醒“执”的右边部分不是“九”及“挨”字的两个不同的读音。) (2)(2 )翻到书 P49 语文天地,比较“要我向别人承认错误,那真是一件难受的事”与“要我向别人承认错误,那真是一件比挨二十大板还难受的事”(老师举例,接着要生扩充如:那真是一件比不让我去游乐园玩还难受的事) (3)“但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这句话起到什么作用? (这句话起到了概括全文,总领全篇的作用。)“超越了自己”其实指的是“我”在心理上超越了自己。 6、我又是如何在心理上超越了自己,接着我们一起来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1)默读第 2自然段。(不指读不出声) 这个自然段讲了

后来的教案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