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与外延
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国家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政治经济形势,通过预算、税收、公债、补贴等工具,调节社会供求关系,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维护社会公平,保持充分就业和通货稳定,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策略的总和。
马海涛老师
2021/1/16
1
1.财政政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当代宏观财政理论的形成
创立者:凯恩斯
标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它是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由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的划时代的里程碑。
背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自由资本向垄断资本过渡时期,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垄断过程的矛盾激化,导致1929-1933年全球性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马海涛老师
2021/1/16
2
资料链接:睡觉还是跳楼?——不堪回首的“大萧条”
20世纪20年代曾经被认为是“咆哮的10年”----经济的增长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然而伴随着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的暴跌和4天后伦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的暴跌,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不期而至。在经济危机巨大冲击下,世界金融中心伦敦成了世界挤兑中心,黄金大量外流。1930年,英国被迫宣布英镑贬值,并于9月放弃金本位制,美国于次年4月效法英国。这次危机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美国从1929年至1932年,银行破产101家,企业破产109371家,全部私营公司存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为1932年的34亿美元。从1929-1934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五年中下降了24个百分点,失业率最高时达到25%。
在这次危机的高潮期间,跳楼自杀在落魄者中并不少见,以至于一个流行的传说是:纽约饭店的职员在登记时,常问入住客人的问题是:睡觉还是跳楼?
马海涛老师
2021/1/16
3
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与财政政策:
有效需求理论:认为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是增加有效需求。
国家干预理论
赤字财政政策:也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主张扩大财政支出,采取赤字财政的办法,增加社会需求,解决就业问题。
马海涛老师
2021/1/16
4
宏观财政理论的发展
1、继承与发展:后凯恩斯主义
1)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
2)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是罗宾逊夫人
2、批判与发展:
1)供给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是: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亚瑟拉弗,还有罗伯茨、万尼斯基等。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复活萨伊定理;拉弗曲线与减税。
2)货币学派
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始人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单一货币规则。
马海涛老师
2021/1/16
5
2.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
(1)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充分就业
(3)物价稳定
(4衡
(5)收入均等
(6)资源最优配置
马海涛老师
2021/1/16
6
2.财政政策的类型(按财政政策在经济调节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和特点不同)
1.自动稳定或非自决的财政政策
是指财政制度本身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消除波动或缓和经济波动,无须政府采取干预行为的功能。
其工具包括:1)累进税制;2)政府转移支付
马海涛老师
2021/1/16
7
2.相机抉择或自决的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根据经济的变动趋势,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在政府收入和支出方面采取主动的有效的对策,以实现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
政策的运行机理是:逆经济运行方向而动。
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公债、财政投资、国家预算等。
政策选择: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马海涛老师
2021/1/16
8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的侧重点
(1)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节,货币政策侧重于总量调节
(2)财政政策侧重于收入分配的调节,货币政策侧重于保持币值的稳定
(3)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作用明显,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作用明显
马海涛老师
2021/1/16
9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模式及经济效应
(1)“双松”搭配
(2)“双紧”搭配
(3)“松紧”搭配
马海涛老师
2021/1/16
10
2021年马海涛老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