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矮林作业与中林作业
第一节矮林作业
一、矮林的概念和意义
矮林并非林木生长的不高,而是指它的起源属于无性更新。
矮林——以无性更新方法形成的森林
乔林——以种子或植苗的方法形成的森林
二、矮林的特点:
1) 培育年龄短,生长快
2)早期生长比乔林快,后期生长缓慢
3)同样的立地条件,在树种无性更新盛期,林木高度不一定低于种子更新的乔林。
如:刺槐12年生萌芽林(矮林) 实生林(乔林)
第一代蓄积量Ⅴ高43%
第二代Ⅴ高24%
第三代Ⅴ低8%
第四代Ⅴ低7%
凡是具有无性更新能力的树种都有这样一种规律性。
没有无性更新能力的树种不能经营矮林。
有无性更新能力树种很多: 如:大部分的阔叶树如柳树、杨树等,杉木(一般针叶树种无性能力弱)。萌芽更新——是依靠伐根上的休眠芽或不定芽发育成萌芽条
根蘖更新——是由根部不定芽形成的植株
在所有的作业法中,大概以矮林作业最为古老,而且在历史上传播最广。
矮林生产的大多是薪炭材。在我国次生林多、广大农村燃料缺乏的情况下,再加上近年来对纸浆材的需求成倍成倍的增长,激起人们对矮林作业的兴趣。
矮林的采伐更新与乔木不同,它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满意的无性更新。
三、矮林的采伐方式
1. 皆伐
因为矮林多依赖无性更新,且组成树种多为阳性树种,适于皆伐。皆伐迹地光照充足,可以促使休眠芽和不定芽发育,生产多而优的萌芽条。杉木、杨类、刺槐、落叶栎类等
矮林皆伐和乔林皆伐技术要素相同,区别在于矮林皆伐伐区不依赖林墙下种
2. 矮林择伐在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雨林、季雨林中可行
四、矮林采伐季节和采伐年龄
(一) 采伐季节
有两重意义:采伐后利于产生更多的萌芽条; 采伐后产生的萌芽条到冬季能够木质化。采伐季节要符合伐后更新的利益。
休眠期采伐最好: 因为1、来春有足够的营养供给萌芽条2、由采伐到第二个休眠季,有足够的时间使萌芽条木质化,从而免受冻害。3、休眠季,病菌的活动受到抑制,不易感染病虫害。
柳:休眠期或初春采伐,其萌芽条可以利用整个生长季,木质化有保障。
但是,就伐根萌芽力来说,许多材料证明与采伐季节关系不大。我国南方杉农认为,杉木夏季采伐不会降低萌芽力。当确定采伐季节时,必须同时考虑不同树种的年龄和萌芽特性
,老龄采伐会推迟萌芽条发生时间
2、一般林木采伐后2-4个月出现萌芽条,个别树种采伐后数年才发生萌芽条。
(二) 采伐年龄
因树种的培育目的不同变化很大: 编织原料矮林——1-2年材采伐; 生产中径材的矮林采伐年龄可达30-40年; 经营薪炭林,应以数量成熟林为采伐年龄等。
五矮林伐根高度和伐根断面
意义在于伐根高度和伐根断面影响萌芽条数量、质量、伐根寿命。
:
第一次不应高于伐根直径的1/3,以后逐次略微提高。伐根高、数量多、萌条纤弱,易受风折、雪压(因为没形成自己的根系)
贴地伐根,可自己长出一部分根系,生长健壮、抗性强
发育阶段理论:越近下部,其发育
第十五章 矮林作业与中林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