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太山湾大桥施工组织设计-1- 太山湾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 编制依据(1)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2)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 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招标文件。(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铁道部印发《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铁办[2004]29 号)、《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5) 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6) 已批准的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 XXTJ Ⅲ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 为完成本合同段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8)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 XXTJ Ⅲ标太山湾大桥设计图施图Ⅲ(桥)-21 。(9) 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相关信息。 . 编制原则⑴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毕业论文桥梁施工组织计-2- 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信息化管理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⑵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⑶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编制切实施工方案与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⑷遵循客运专线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将混凝土结构物施工当作机械零部件加工,将工后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⑸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采用高速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充分应用“四新”成果,配备精干高效的技术骨干力量和专业化的施工作业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⑹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⑺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⑻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 编制范围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第Ⅲ标段 DK16 12+ 太山湾大桥。 2. 工程概况 . 工程简介太山湾大桥为谷架桥,谷地宽阔平坦,多为水田、耕地,两侧山坡较缓,山上灌木较多,树木较少,植被茂密。在DK1612 +166 处跨一条水泥路,宽 ,此路较顺直,与线路的夹角为 61°,此水泥板路两毕业论文桥梁施工组织计-3- 侧各有一 宽的预制水泥板,中间为 的碎石铺装,总宽为 ,此路路面状况良好,有机动车通行。在靠此路大里程一侧 m 处为一宽约 3m 的水沟,此水沟较顺直,有块石铺砌,与线路夹角为 61°,此处还有一宽约 2m的水沟与此宽约 3m的水沟相交,本桥越两沟的回合处。此水沟顺直,有块石铺砌,与线路夹角为 48° 本桥为双线直线桥,中心里程 DK1612+ ,全长 ,孔跨布置为 12-32m 简支箱梁。桥墩采用矩形空心桥墩,墩高 ~14m 不等;桥台采用双线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桥台。桥墩基础其中 1#、2#、 3#、11# 采用 m 钻孔桩, 4#、5#、6#、7#、8#、9#、10# m的钻孔桩, m钻孔桩,桩长16m ~ 32m 不等。 . 主要工程数量钻孔桩基础: 119 根, 延米承台: C30 钢筋砼 m 3墩台身: C30 钢筋砼 m 3支撑垫石: C50 钢筋砼 3直线 32m 后张法预应力砼简支箱梁:12 孔 . 位置环境 . 地形地貌太山湾大桥大桥为谷架桥,桥址位于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变化较多。桥址范围植被茂密,山上植被发育,多为树木和灌木,丘间谷地狭长呈带状,主要为水田。丘陵坡区及丘间谷地,丘坡自然坡度为 20 °~30° 丘间相对高差为 30m ,植被发育,为和种树木和杂草。靠线路两侧有少量房屋分布于山腰地势较高处,靠两桥台侧地势较高,两桥台都位于山坡上。有一碎石路面的公路沿坡脚通过,路宽 ,该地区交通便利。毕业论文桥梁施工组织计-4- . 气候、气象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霜期较短,夏季湿热, 冬季干寒。 . 工程水文、地质地下水上部为孔隙水潜水,主要赋存第四系黏性
毕业论文--太山湾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