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合肥市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批转市农委市财政局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合政[2008]52 号)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现提出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 以农村沼气建设, 农村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 开发利用农村废弃物资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重点,加强宣传和组织领导,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转变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排放。 2010 年全市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项目户 3000 户,养殖企业沼气工程 100 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 25 处,累计达到 100 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5 万平方米,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300 万亩, 新建沿巢湖水生蔬菜产业带 万亩, 推进农村清洁家园建设, 开展油菜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提高油菜秸秆综合利用率。二、工作重点 1 、建设农村沼气工程。以户用沼气池建设为纽带,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 改善村庄环境,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推广“猪—沼—渔(菜、粮、果)”等农业循环模式,建设农村生态家园;继续实施养殖企业沼气工程建设, 推广“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的农业循环模式, 促进畜禽粪尿、秸秆资源、有机垃圾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充分发挥乡村沼气服务网点的作用,引导乡村沼气服务网点与大型沼气沼气工程开展结对子服务,积极探索“沼气、沼液、沼渣”三沼综合利用新模式。 2、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农机农艺结合技术, 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 推广秸秆田头窖堆腐还田、覆盖还田, 培肥地力; 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 推广“秸秆—食用菌生产—肥机肥料—种植业”农业循环模式;通过行政推动,政策引导,鼓励农民主动搬运秸秆离田, 集中堆放, 经纪人打捆( 粉碎) 收购秸秆, 企业加工利用。培育“企业主体, 乡村监管, 农民参与”的秸秆收储体系, 在乡镇、村居兴建秸秆压块厂, 就地加工秸秆, 利用秸秆替代燃煤、燃气, 开展能源化利用; 大力推广秸秆生物气化、热解气化技术, 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兴建秸秆气化工程, 把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 实现供气管道化、炊事燃气化,满足农民对高品位清洁能源的需求。 3 、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示范与推广。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地、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开发利用沿巢湖圩区低洼地水资源, 推进水生蔬菜、水产健康养殖, 推广“种养殖一体、产加同步、生态环保、观光休闲”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太阳能日光大棚、温室大棚、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路灯, 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引用先进的节能技术, 进一步强化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的节电、节油技术, 引导农民开展生产性节能,减少能源的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4 、开展农村生态家园示范行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 通过对农村地区的人畜粪便、农村秸秆、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开发利用,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水平, 实现农村田园清洁、家园清洁和水源清洁。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入户,太阳能光伏路灯进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整洁, 建设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的生态园区。 5、开展乡村清洁
2010年合肥市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