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33 233 青年文学家·文化论坛摘要: 汉字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文字, 它的产生、发展、到大规模创立, 有其深厚的文化与哲学根源。汉字作为汉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汉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构形及发展凝聚着汉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 其本身蕴涵和展示着一个丰富多彩的汉民族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关键词: 汉字; 汉文化作者简介: 刘海微( 1 9 7 7 - ) , 女, 吉林省长春市人, 长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张会伟( 1 9 7 7 - ) , 男, 吉林省九台市人, 九台市其塔木镇中心校一级, 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陈亮( 1 9 7 7 - ) , 女, 吉林省德惠市人, 德惠市米沙子镇希望小学一级, 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G0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3)-9-233-0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能够保存并流传后世, 这主要归功于汉字。汉字与汉文化密不可分, 其构形及发展凝聚着汉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 积淀和保留着汉民族观察世界及其自身的思维成果和心智, 其本身蕴涵和展示着一个丰富多彩的汉民族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 1、汉字与风俗文化人是群居动物, 人类的实践活动都在一定的群体中进行, 长期的群体生活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相沿成习, 渐渐形成一种风俗。风俗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之一, 是一个民族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 源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任何民族都有各自特有的风俗习惯, 汉民族的独特风俗文化离现在已有几千年之久, 但我们却可以从汉字及用汉字所记载的文献中窥见一斑。例如“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等词, 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汉民族先民的居住条件和饮食方式。汉民族的风俗中, 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春节。春节是众多节日中最盛大的, 贴红联、放鞭炮、吃饺子……习惯上又把过春节称为过年, 那么“年”究竟是怎样来的呢? 相传在远古时代, 有一种猛兽叫“年”, 逢新旧岁之交, 就出来糟蹋庄稼, 伤害人畜。一次, 它又跑出来为非作歹, 被一家门口晾的红衣服吓跑了, 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和爆竹声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的弱点。每至辞旧迎新之际, 就贴红联, 放鞭炮, 拢柴火, 把年吓跑。久而久之便成了过年的习俗。但这只是传说, 其实“年”字, 最初为“农作物生长周期”之意, 由于汉字形体的楷化而失去了最初的意义。造字之初,“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形象, 是收获的象征, 所谓“五谷熟曰年”。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是一个生长周期, 庄稼成熟之时, 人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从此, 每当四季轮回一次之际, 就出现这种庆祝丰收和和祭神祀祖的活动。但由于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倾向, 这种活动逐渐从娱神发展到自娱,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节日, 即“年”。今天的过年习俗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年的习俗反映出一种世俗的快乐。任何一个汉字, 都是一幅构思巧妙的图画, 蕴藏着一些汉民族远古的风俗习性, 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演变, 与时俱进。 2、汉字与诗歌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 其形体构造体现出了具有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作用, 视觉形象鲜明, 有助于启发我们

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b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