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考察报告
新加坡城市考察报告
2007年3月
新加坡概况
新加坡方公里,人口约400 万,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1>.
整体结构
新加坡的概念规划确定以中心区为主体的星座结构,组团发展的科学空间布局,按照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将全新加坡划为55个小区进行建设,组团和小区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兼有就业、交通、休闲、居住等功能,居民可就近就业、消费。
第一部分
道路交通及道路绿化
城市交通
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立体网络。
服务规范,利用智能交通系统进行管理。
独创电子道路收费系统及“拥车证”制度,有效控制市区车流量及车辆总体数量。
道路绿化
自然种植的道路绿化
移种高大的行道树
选择优良的行道树树种
利用市政设施带建设城市网络化的绿化带
第二部分
新加坡的城市特色与魅力
新加坡城市魅力所在
一、传统文化延续
1. 非物质的(不同种族及其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活动特色)
2. 物质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遗存)
二、城市户外景观环境
——户外空间的主角
——城市展示、人们交流的客厅
——游览的通道、动态的展示带。
——城市重要的装饰物
——景观美学设计前提下的工程设计
传统文化
街区保护方式---捆绑开发
新加坡推行旧城保护街区与相邻开发地块捆绑招标,探索通过市场投资进行旧城保护和改造的途径。
将旧区物业整体规划,并分期推向市场,将紧邻商务区的一些旧街坊,政府将可以拆建的地块和需要保护的地块进行整体招标,明确可开发的形式和需要保护的控制要求,从而寻求到商业开发与历史遗产保护的双赢途径。
一是将老建筑的首层和上层的功能分离重组;
二是设置公共的、集中的公共空间,如门庭廊道、庭院等,把一些原有的在空间和功能上相对分散的建筑结合起来;
三是化零为整,拆除并连通局部建筑,并增加配套公共设施;
四是对临街建筑,整体覆盖城市街道,增加一些现代景观元素
对传统建筑的保留、提升
对传统建筑的保留、提升
户外空间的主角
——建筑
设计结合自然
建筑风格
城市的客厅
——公共开放空间
公共开放空间为人提供了户外活动和交流的空间,是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城市人逃离建筑“牢笼”重要场所。
公共开放空间(广场、公园、道路、河流)——为特色
新加坡城市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