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乳房疾病1.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乳房疾病
第三节、急性乳腺炎
(acute mastitis)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为哺乳的初产妇女,在产后3~4周发生。
病因
1. 乳汁淤积
2. 细菌入侵
二、临床表现乳房胀痛,局部红、肿、发热.
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WBC | . 起初呈蜂窝织炎样表现,数天后可形成脓肿(单房/多房),感染严重的,可并发脓毒症。
三、治疗
原则:消除感染,排空乳汁。
炎症早期不宜手术,针对主要病原(金葡菌)应用抗菌素可获得良好效果,可用青霉素、
头孢菌素、红霉素等,并可辅以解毒中药治疗。
可不停止哺乳,应用吸乳器,保持乳汁通畅,局部进行热敷,以利炎症消散。感染严重的或脓肿并发乳瘘的,则应停止哺乳。
脓肿形成后,则应及时作脓肿切开引流。
放射状切口, 弧形切口。(低位、对口引流)
预防
加强孕期卫生宣教,防止乳头损伤,保持乳汁通畅,及时就诊。
第五节、乳腺癌(breast cancer)
女性乳房肿瘤发病率很高,但以良性纤维腺瘤最多,占3/4;其次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占1/5;恶性:乳腺癌最多,占98%;肉瘤少见,占2%;男性乳癌,偶见。
乳房纤维腺瘤
1. 病因
乳管内乳头状瘤
1. 病因(不明)
乳腺癌
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宫颈癌,且有增多趋势。
病因(不是很明确,发病与性激素变化有关。卵巢功能↓,肾上腺皮质产生雌激素,E1雌酮有明显致癌作用)
相关因素:
发病年龄:> 20岁,40~60岁
初潮〈12岁,绝经〉52岁,40岁未受孕。
一级亲属有乳腺癌,危险性高2~3倍.
良性病变转化来,,不典型增生.
饮食:肥胖,多脂饮食;地区环境.
:
1)低分化乳癌:硬癌,髓样癌,炎性癌,粘液腺癌
2)高分化乳癌:腺癌,导管癌,乳头状癌,湿疹样癌
3)转移途径:
(皮肤、胸筋膜);
:①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流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下淋巴结。部分乳房上部淋巴液可流向胸大、小肌间淋巴结,直接至锁骨下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上淋巴结。
②部分乳房内侧的淋巴液通过肋间淋巴管流向胸骨旁淋巴结(沿胸廓内AV脉分布),继而流向锁骨上淋巴结。
③浅:乳房两侧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一侧的淋巴液可流向另一侧。
④深:乳房深部淋巴网可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流向肝。
:早期就可能发生(长到1cm要三年)
:
(1) 包块:无意中发现,无痛、单发、质硬、活动、不光滑、分界不清。外上象限(45-50%),乳头乳晕区(15-20)内上象限(12-15%)。
(2) 乳房外形改变及皮肤改变:皮肤凹陷、乳头

乳房疾病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