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
说课流程
一、说教学理念
二、说教材
三、说教法
四、说学法
五、说教学程序
六、说板书设计
七、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学理念
本节课注重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学生应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有意识地设置了具有探究性质的教学活动,同时通过以图代文、读表分析、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 、分析、概括等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巧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使学生在问题中得到启发,主动的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和规律的发现与总结。
二、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分布在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第六章和必修2第二章。学生已经通过第一轮复习,对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本节复习课的目的是针对学生的常错知识点各个击破,有的放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并不采用书本的知识体系,而是对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更多的以图表的形式直观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
(1)知识目标
掌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像的识别技巧;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生殖细胞的形成;理解细胞分化与全能性的区别;衰老细胞的特征;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学习利用图形和图表归纳知识点。
(3)情感目标
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确立依据:任何一种生物学现象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通过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规律的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最终认识二者的实质,及其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和生物的遗传变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后面的复台。识图是很重要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的内容也是为了着重强化学生这方面的技能。确立这样的目标,既从知识方面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规律的认识,又从技能方面训练了学生识图和作图的能力,增强了应对高考题的自信。
、难点
重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两个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难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
确立依据: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是微观、动态、连续的变化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并且根据历年的高考试题和平常的练习题来看,这部分知识常有出现并且容易出错,所以成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说教法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在第一轮复习中,对相应的规律、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以讲授法为主,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其他教法,如问题启发、对比归纳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并归纳总结,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满足感,增强自信。
四、说学法
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习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他们活学活用,而不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具体说来我准备引导他们用理解记忆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等方法来学习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问题的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培养了能力又发展了智力。
五、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以2010年一道高考题导入本课,通过谈话式说明细胞的生命历程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