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症
围绝经期
一、有关绝经名词的定义(WHO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1994年)
绝经(menopause):
绝经前期(premenopause):
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
绝经后期(postmenopause):
二、分类
1、自然绝经:
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
90%经历绝经过渡期 10%突然停止
绝经年龄 50岁±,
2、人工绝经手术、放疗等
三、围绝经期生殖内分泌变化
(一)绝经过渡期
1、抑制素与促性腺激素
卵泡对FSH 敏感性降低→卵巢产生抑制素↓→ FSH↑
FSH比LH对抑制素负反馈更为敏感
2、雌激素
卵泡发育和闭锁交替使雌激素水平波动
很大(E2 40-400Pg/ml)
FSH升高对卵泡过渡刺激可至E2过多分
泌。卵泡生长发育停止时E 2 ↓
3、孕酮
早期:卵泡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P ↓
丧失排卵功能时,无孕酮分泌。
(二)绝经期及绝经后期
1、促性腺激素
FSH 10-20倍(30IU/L以上),LH 3 倍
绝经后1-3年达最高值,以后稍下降。
2、雌激素
E2 10-20Pg/ml, E1 30-70Pg/ml
芳香化酶
肾上腺皮质卵巢→雄烯二酮--→雌酮→雌二醇
脂肪
肝脏产生SHBG↓→ Free E↑→肥胖者子
宫内膜癌相关原因之一
3、雄激素
来自卵巢间质细胞及肾上腺
雄烯二酮主要来自肾上腺,小部分来自卵巢。循环中的雄烯二酮约为绝经前1/2。
LH →卵巢间质细胞→睾酮(>绝经前产量)
循环中A/E ↑,SHBG↓游离雄激素增加
4、孕酮停止分泌
围绝经期综合征
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的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症(张绍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