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沅陵县荷花池小学 张 玲
2011年6月12日
内容摘要: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宜多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途径就是: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下,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途径,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任务型教学途径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宜多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即:Task-based approach,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谓途径,是指一种教学原则或理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任务型” 教学途径,就是: 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途径,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大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单纯的语言教学模式,而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灵活地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
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在“任务型”课堂教学理念下的教学体会。
一、我对“任务型”教学理念的理解: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然后在明确的任务目标驱动下,主动地通过做事情来学习英语。它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在做中完成学习任务、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的英语运用到各种语境中,通过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学到知识和技能
,并将这种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任务型”教学的设计模式:
(一)、热身激趣:
师生通过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激情饱满地参与到语言学习中来。
(二)、呈现任务:
教师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和要求,呈现要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语言知识),为学生顺利地完成任务,进行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三)、执行任务:
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针对任务进行交际活动来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检验学习效果:
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向全班展示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有成功感。当然,教师也要巧妙地指出学生的不足。
三、“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实践例谈:
英语课堂的任务设计没有固定模式,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前提下,可依靠自身日常积累的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下面,本人根据教学实践,举几个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任务设计的例子。
(一)、猜测性任务实践设计:
在学完句型“I have…”时,拓展到 “It has…”,“She has…”,“He has…”的运用。
我设计了一个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自己的好朋友的情
小学英语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