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深圳市污水收集处理工作情况.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深圳市污水收集处理工作情况历届深圳市委市政府重视河流污染治理工作,特别是2 005年以来, 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和工作强度,强力推进全市污水治理工作, 排水设施建设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下面,我简要介绍我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污水处理工作)。一、全市排水设施和排水管理现状目前,全市市政排水管网94 10公里,其中特区内28 01公里,宝安区 39oo公里,龙岗区31 43公里;建有泵站100座,排水能力l ,其中污水泵站41座,雨污合流泵站44座,雨水泵站1 5座。我市已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17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51万立方米/日,全部采用BOT、TOT、委托运行等特许经营方式进行运营。2 ,日处理1 84万吨。二、我市水环境存在问题的分析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在污水治理方面投入约30亿元,其中市财政投资约20亿元,2006年、2007年共完成投资26亿元,其中市财政投资约14亿元。尽管我市已投入不少资金治理水污染,但广大市民对目前的河流面貌仍不满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深圳自然地理条件先天不足,水环境容量偏小。深圳是滨海半岛城市,自然空间比较独特,境内没有大江大河大湖大库,。3 10条河流绝大多数河道短小,呈雨源型特征。雨季河水陡涨陡落,无法蓄水;旱季径流很小,污水量远比径流量大,没有清洁水源补充,河流自净能力非常有限,水环境承载力极其脆弱。经研究,我市河流截污率要达到9 %以上的极高水平,河流水质才能达标。另外,我市大多数河流属感潮性河流,海湾内水动力条件差,水体循环交换很慢,受潮水顶托,污水进入河道后下泄不畅,大量淤泥在中下游河道淤积,厌氧发酵,形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二)水污染负荷远远超出环境承载力。我市河流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物。建市29年来,全市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1 953平方公里土地上承载着1 2oo多万人口和6 7Oo多亿元GDP, 每天的供水量达4 70万吨,污水产生量高达3 30万吨以上,同时,我市 70%以上的用水从市外的东江引入,本地微弱的水环境除承载自产水资源带来的污染负荷外,还要承载4倍于自身的外地水资源产生的污染负荷; 全市每天的垃圾产生量高达11 000吨,除特区内1 00%得到处理外,特区外的收集处理水平不高,小容量承受大负荷。这些均对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三)排水监督管理长期弱化。一直以来,我市对建设项目排水设施和源头排水户的监管非常薄弱,导致污水错接乱排,违法排水行为十分普遍。据调查,全市有8o%左右的住宅小区和城中村都存在雨污水管道错接、污水乱排现象,大量的生活污水没有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接入污水系统, 雨污混流非常严重。其中,特区内住宅小区和城中村5 0%以上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河流变黑发臭。(四)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建市以来,我市在开发建设方面一直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倾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特区外,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欠账多,缺口大。目前,特区外污水管网密度仅为特区内的1/4,污水管网总长仅96 0公里,与全面收集污水的要求相比,污水干管至少缺失1 8oO公里左右;小区和城中村的支管网约缺

深圳市污水收集处理工作情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