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组长:
组员:
实验一 ISM实验
实验目的:锻炼学生的系统思考能力,让学生掌握建立解释结构模型的工作过程。能够针对简单的具体问题,分析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清层次结构,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实验要求:学生实验前应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要素之间关系表;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划分层次结构;建立结构模型;建立解释结构模型。实验报告要求以寝室为单位,每个寝室上交一份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讨论人口系统中影响总人口增长的各种因素,也即考虑总人口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经过广泛讨论,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期望寿命;
医疗保健水平;
国民生育能力;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思想风俗;
食物营养;
环境污染程度;
国民收入;
国民素质;
出生率;
⑾死亡率。
如果把总人口考虑进去,则构成了第12个因素。
针对以上要素,以寝室为单位,详细讨论,做好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分析,形成缜密的要素之间关系表,并以此为基础,创建该问题的解释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
冯子桐 实验二 系统动力学实验
实验目的:
锻炼学生的系统思考能力,让学生掌握系统动力学的思想以及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工作过程。能够针对简单的具体问题,分析系统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起系统动力学模型。
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社会迫切需要培养软件方面的技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某工业部门下属几个高校现有软件专业在校学生5 000名,毕业后主要满足该工业部门的需求;以后有多余可供应其他部门。部门现有软件人才数量C1=1000(人),而期望数量C2=6 000(人),调整时间C3=5(年),从招生到毕业时间C4=5(年),建立该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实验结果:
据试验内容可得出因果关系图,如下图:
招生人数R1
供需差
现有人数
在校培养量
毕业率R2
+
+
-
+
+
-
因果关系图
据实验内容得流程图,如下所示:
流程图
从上述因果关系图和流成图可知,该系统模型是一个具有二阶负反馈得系统动力学模型,设X为正在学校培养的学生人数,部门现有人才数为C1=1000(人),而期望数C2=6000(人),调整时间C3=5(年),从招生到毕业时间C4=5(年),则该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动力学方程额为:
L =+DT.(-)
N G=G0
C G0=5000
R =
D =C2-
C C2=6000
C C3=5
R =
C C4=5
L =+DT.(-0)
N I=C1
C C1=1000
模拟给部门5年的人才数量数据如下图:
人才数量模拟结果图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的,该系统大约在5-6年间达到期望的人才数量6000人左右。
刘淼 实验二 系统动力学实验
实验目的:
锻炼学生的系统思考能力,让学生掌握系统动力学的思想以及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工作过程。能够针对简单的具体问题,分析系统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起系统动力学模型。
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社会迫切需要培养软件方面的技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某工业部门下属几个高校现有软件专业在校学生5 000名,毕业后主要满足该工业部门的需求;以后有多余可供应其他部门。部门现有软件人才数量C1=1000(人),而期望数量C2=6 000(人),调整时间C3=5(年),从招生到毕业时间C4=5(年),建立该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实验结果:
据试验内容可得出因果关系图,如下图:
招生人数R1
供需差
现有人数
在校培养量
毕业率R2
+-2
+-1
-
+-4
+-3
-
因果关系图
据实验内容得流程图,如下所示:
流程图
从上述因果关系图和流成图可知,该系统模型是一个具有二阶负反馈得系统动力学模型,设X为正在学校培养的学生人数,部门现有人才数为C1=1000(人)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