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阅读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完成第 7题。( 6分)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1) 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千树万树梨花开。 ,草色遥看近却无。 ,映日荷花别样红。 ,霜叶红于二月花。(2) 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3) 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 2分) 2、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1)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 分) (2)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4分) 3、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3)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4、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1 分) A. 《龟虽寿》(曹操) 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 《竹里馆》(王维) D. 《月下独酌》(李白)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3 分) (3)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 1)枝叶繁茂,新叶翠嫩;含苞未放。(2)将春风中不轻易开放的海棠与争相绽放的桃李作对比,说明了做人不要轻浮,不要炫耀,而要注重蕴积,保持沉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评析能力。第( 1)小题,抓住“新绿、重重、小蕾”可以看出海棠树的叶与花的特点;第( 2)小题要理解诗歌中用“桃李”作意象,进行对比,证明了为人之道理,答题时要领会诗歌常用的“借物寓意”的写法,挖掘出诗歌深层的比喻、引申义。 2 、(1)示例:愉快(高兴、愉悦等)。( 1分) “人意好”(“好”“意好”)( 1分) (2) 示例: “乱”,( 1分)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出繁华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意思相近,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3、( 1)此词写于 1182 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 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1 (2)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 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 1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1分) 4、答案:B共1分。 11. 答案示例: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 “流水”比喻时光消逝, 生动形象。(或者:对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共3分。 12. 答案示例: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言之成理即可,共 3分。 5、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 仕路坎坷。(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 2分) (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分 6、野望【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忆钱塘江( 5分) 宋?李觏①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注释】①觏:读 gòu。②涵:包含。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13. 这首诗描绘了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一词。( 2分)
古诗演示_图文-课件【PPT演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