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苏仙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一节 规划目的 1
第二节 规划范围及期限 1
第三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 1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 2
第一节 区域概况 2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2
第三节 土地利用潜力 3
第三章 土地利用形势与战略 3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3
第二节 土地利用形势 3
第三节 土地利用战略 4
第四章 土地利用目标 5
第一节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5
第二节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 5
第三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 6
第四节 土地生态建设目标 6
第五节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目标 6
第五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
第一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 7
第二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7
第三节 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8
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 8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 8
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 8
第三节 林业用地区 9
第四节 城镇建设用地区 9
第五节 村镇建设用地区 9
六、独立工矿区 9
第七章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 10
第一节 建设用地布局 10
第二节 农用地布局 10
第三节 生态用地优化布局 10
第八章 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11
第一节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治理 11
第二节 探索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11
第三节 中心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压覆矿产资源 11
第九章 土地利用重点工程 12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 12
第二节 能源水利基础设施 12
第三节 旅游设施 12
第四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12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3
第一节 行政管理措施 13
第二节 技术与经济保障措施 13
第三节 社会保障措施 13
附表1:苏仙区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表 15
附表2:苏仙各乡镇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表 16
附表3:苏仙区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17
附表4:苏仙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18
附表5:苏仙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表 19
附表6:苏仙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表 20
附表7:苏仙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表 21
附表8:苏仙区新增各项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控制表 22
附表9:苏仙区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23
附表10:苏仙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24
附表11:苏仙区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划表 2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节 规划目的
确定规划期内苏仙区土地利用战略、主要目标和任务,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规划成为苏仙区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成为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规划范围及期限
《规划》范围为苏仙区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 包括17个乡镇和2个办事处,。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期限为2006~2020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目标年。
第三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紧紧抓住国家 “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围绕建设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构建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新模式,为促进苏仙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二、规划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现数量与质量保护并重;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将耕地保护由重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的全面管护转变。
2、强化土地宏观调控,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促进重点区域加快发展;
统筹区域、城乡土地利用,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用地需求,合理安排各类用地,缩减城乡差距,协调行业矛盾,均衡区际利益。
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土地生态安全建设,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模式,促进人地系统的和谐发展。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
第一节 区域概况
苏仙区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中部,湘江支流耒水河中游,坐标位于东经12°41′,北纬25°25′。苏仙区北瞻衡岳,南恃五岭
(推荐)苏仙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