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为官不为心得体会
篇一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但要抓紧上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篱笆”越扎越紧,纪律要求越来越严,“四风”顽症得以纠正,腐败蔓延势头正在扭转。没有反腐过头,也不存在矫枉过正,因此还要持之以恒,以治标之力治本,以反腐之力反一切偏颇认识,以新的作风、新的成效,激发改革发展强大活力。
首先,要认清危害。目前,即使乱作为现象正在被铲除,但也出现了热情消减、消极怠工的新动向,出现了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无为官”,出现了让人猜不透底、摸不到边的“忽悠官”,碰到问题打退堂鼓、碰到矛盾绕道走的“太极官”,诸如这类问题。应该讲,无为也是腐败。究其原因:一是占用公共,比如岗位、职位等;二是占有资金俸禄。“无为”的腐败,如同潜伏的毒瘤,不予重视,不但会逐步变“硬”变“坚”,还会慢慢“癌变”,最终损害改革发展大局。因此,要讲清问题危害,认清形势任务。
其次,要跟上节奏。为何处理腐败旧问题,又出现“无为”新问题?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系统、全局地思索处理问题,没有做到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和反腐倡廉的“力度统一”,没有落实治本的责任,没有跟上改革的节奏。腐败问题能够经过监督检验来查究,但改革发展却需要创新和活力来推进。因此,要继续严惩腐败,让广大党员干部常思贪欲之害;要疏堵结合,经过制度重构、营造气氛来凝聚改革活力,经过区分对待,宽容失误、失败,降低荷载“负压”,引导健康成长,激发担当勇气。
再次,要形成共识。首先,反腐永远在路上,要看大局、明大势,不误读形势、不误解精神、不误会任务要求,做清醒明白之人。其次,担当之责更要形成共识。没有共识,就没有协力;没有协力,就形不成改革的势能;没有势能,“双轮驱动”就无从实现。清廉只是底线,发展才是真英雄。严查“贪庸混”,激励“勤能卓”,才能形成“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强大气场;勇于担当不推诿,勇于负责不避责,善于作为不乱为,才能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篇二
近日xx总理在基层调研时针对有些地方的‘为官不为’现象使用“尸位素餐”一词进行了严厉批判。同期络上涌现了大量文章就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评论。
“为官不为”本质上是因个人能力受限为求安稳、慵懒至极的行政行为;上级有明令不听,企业有问题不处理,百姓有疾苦无动于衷,饱食终日、无所专心,似乎也在点卯当差,实际是一个消极腐败。其影响长远、破坏范围广、弊端效应大。这般“在其位不能或不尽其责”,是对责任的亵渎和贪污,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辜负人民期待,耽搁一方发展,这就是腐败。
正因如此,人民日报才刊发秦强的《以“三严三实”治庸官懒政》,站在公正的立场,对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庸官懒政现象进行批评,尽力提倡经过在县处级以上领
2021为官不为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