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学》
很早便知道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课余的时间,认真地拜读了这一本《陶行知教育学》,受益匪浅。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对于在那么早就能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论,不禁佩服。我们都知道教育渗透在人的生活中,如果把教育浅薄地看作是学校教育,那么就真的给教育加上了枷锁,这样的教育是不会成功的。
“社会即学校”是对待统教育中的封闭性的一种挑战,是在批判杜威“学校即社会”基础上提出的。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应当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围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茶馆、戏院、破庙、茅棚等,都可以成为大众的课堂。社会即学校,正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的关键所在。在思想品德课上,我们教学生为人处世、与人相处的道理,无疑是把社会和课堂联系起来,把社会当做是一个大课堂,使学生从中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陶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广泛推行。我想,在现代教育中,很多理念也都可以从陶先生的理念中有迹可循。特别是在我任教的思想品德这门课上
读《陶行知教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