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行业pest分析
PEST分析法
政治/法律(Political )
垄断法律;环境保护法;
税法;外贸法规;
对于外来企业态度;
政府稳定性
社会文化(Social)
人口统计;收入分配;
生活方式演变;
工作期望水平;
教育水平;消费者态度
经济(Economic)
GDP趋势;利率;
货币供给;
通涨;失业率;
可支配收入;
能源供应
技术(Technological)
政府对研究的投入;
政府对技术的重视;
新技术开发;
知识产权与保护;
折旧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制约
2、产业政策
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⑴《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
⑵《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⑷《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
⑸《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
⑹《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展自主品牌
⑺其他产业政策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将于3月5日和3月3日分别召开。从2003年到2007年的十届人大及政协“两会”上,对于汽车行业发展的关注一直是代表委员们议案、提案的焦点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中有20多位来自汽车行业,更是因为汽车工业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支柱产业的地位。在十届人大、政协任期内召开的最后一届“两会”即将开幕之际,有必要对近两年来“两会”上的汽车热点问题进行回顾,看看哪些问题已经顺利解决,又有哪些问题仍然需要多方努力。
在国家政策上,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汽车补贴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还有汽车贷款政策,小排量车的减征购置税等,很有利的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二)技术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是指一个、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动向
一、我
二、我国汽车行业技术政策
三、我国汽车新产品开发能力
四、我国汽车技术发展动向
一、我
在全球的汽车工业发展中,如此快速无仅有—中国汽车产量从1980年的22万量到1990年代的50万辆,到1993突破100万辆;在此以后进入20世纪出现井喷,从2001到2007年每年增加100万辆,2009年达到1739万辆,首次超过美国,产销居世界第一。
现在汽车制造的装备大部分依赖进口,目前,德国、法国、日本这些汽车强国他们的产量都不如我们,法国、意大利只有我们的几分之一,但他们是汽车强国,我们是汽车弱国。
二、汽车行业技术政策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注定是各项引导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集中出台和完善的一年。其中,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更是引起汽车企业及媒体的高度关注。这一汽车行业的“宪法”,属于纲领性政策,事关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新政策的取向是推动汽车行业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促进汽车生产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战略,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推进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妥善解决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生的能源、交通和环境问题。
我国汽车行业pest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