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捞铁牛》活动设计李春芳山东省临沂市罗庄街道第六小学 276017 设计意图: 通过本次活动, 使学生理解怀丙捞铁牛的性质, 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所拥有的知识设计出更具创新性的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活动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探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解、表达、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2 弄清当时怀丙捞铁牛利用了“水有浮力”的性质, 模仿怀丙捞铁牛的方法和步骤, 并尝试改进或创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形成并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用一段话将自己的活动经过和结果清楚地叙述出来。 4 通过实践,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环保意识等,学会与大家分享探究成果。活动准备: 1 有关《捞铁牛》的录像片断。 2 有关浮力、磁力、杠杆的知识资料。 3 有关黄河水患和新中国治理黄河的资料。活动过程: 一、研究前期(情景导入阶段) 活动准备:有关捞铁牛的录像片断活动形式:先个人活动,后分组活动【教学实录】: (一) 创设情境, 导入主题播放《捞铁牛》的录像片断,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师: 同学们, 你们从刚才的录像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古代的人在捞铁牛。生:我看到了宋代的怀丙和尚叫人捞铁牛。生:我看到了人们用绳子和大船捞铁牛。师:他们是怎样捞的,你看清楚了吗?生:他们是用绳子、沙子还有大船将铁牛捞上来的。生: 那个怀丙和尚先让人找到铁牛的位置, 然后用绳子将铁牛拴住, 绳子的另一头拴在船上, 船里装满泥沙,再把船划到岸边,捞起了铁牛。师:你观察得比较仔细,能将过程完整地说下来。谁能说得更清楚点? 生:我。怀丙和尚先让人找到铁牛的位置,叫人准备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再将两只大船并排拴紧, 两船之间搭个架子,又请人潜到水底用粗绳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架子上,然后利用水的浮力,将铁牛捞起来的。师: 你将捞铁牛的准备工作说得很详细。在一千多年前,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水的浮力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想怀丙和尚真聪明,在那个时代就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生:我想学怀丙,也来捞铁牛试试。师:好,那我们就学一回怀丙,也来捞“铁牛”,好不好? 生:好。(二)激活思维,自主讨论师:你们想怎样捞“铁牛”呢?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学生思考:讨论) 师:刚才大家讨论很激烈,有好几个小组还将讨论的结果写出来了。生:老师,我有个提议,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制订一份活动计划吧! (三)分组合作,制订计划师: 好哇! 那你们就在小组内选一名同学当记录员, 将你们捞铁牛时需要准备的材料、具体步骤等详细地写出来,再合作制订一份实践活动记录表,记录你们每次活动的经过和结果。(学生分组合作,制订计划和活动记录表。) (四)及时小结,任务驱动师: 我看大家的计划和记录已经制订好了, 到底你的计划是否完整, 记录表是否合理, 将通过我们的实践探索来裁决。如果有必要, 大家还可以收集、调查一下有关黄河以及其他水利建设、浮力知识等方面的资料。从今天放学时起, 大家就利用三个星期的时间来进行这项实践活动, 先分头准备材料。在活动时, 大家要细心观察, 填好你们的记录表, 并且用一段话将你们进行活动的体会写出来, 三周后, 我们再来评一评,哪一组的方
《我捞铁牛》活动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