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家住蕉溪镇蕉溪上街,蕉溪镇中心小学教师。我上有近八十岁的父亲和五十多岁的哥嫂,全家总共有九口人。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邻里团结,敬业爱岗,遵纪守法等方面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下面就几个方面作以下汇报:
  一、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 “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辛勤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悉心关怀、百般呵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孝老得老、衣食不少”之说,“买母行孝”的佳话在时常鞭策着我。我和妻子杨秀兰是1996年底结婚,至今已有17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孝敬父母,我从小事做起。记得我在读中学的时候,帮助房东收割谷子,得了一个月饼,自己都舍不得吃,一直背到第三天赶集时才拿给母亲吃。读小学时候,有一天放学后,帮助一个拉砖的司机推车很久,司机为了感谢我,送了两根冰棒,自己吃了一根,拿着剩下的一根,跑得满头大汗赶回家给母亲吃。我知道这些东西,虽然管不了什么大事,妈妈不希望我的,但是那是对父母的一片心。从我懂事的那天起,我一直把父母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早在我1988年开始进入镇远师范读书开始,由于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我每个月的4元钱的医疗费,全是用于给我母亲买药。1991年我从我工作的单位江古乡走路回家,因路途遥远,自己的脚走伤了,需要输液消炎,为了能让母亲的身体好些,硬说自己伤好了,结果我就把开回家的药拿给母亲输了。母亲有个习惯,就是离不了戴耳环。一向节俭的母亲只要随便有个戴就成,她一生操劳,戴个不好的耳环,我心里过意不去,于是就与自己的爱人商量,在我新修房子欠账的情况下,给她买了一对金耳环,当时自己工作的爱人都还没有。只好在经济比较宽裕的后来,我才给妻子补上。我们在学校的工作都一直很忙,在河口小学教书9年,任校长8年,对父母的照顾只能放在周末。每逢周末,就带上妻儿回家,把他们一周的生活物资准备齐全。一遇假期就回家陪伴双老,帮助他们做一些农活。但是我这一生最遗憾的是没有能让他们把农活停下。原因是说我们对他们好,要为我们分担点困难,这也就是天下所有父母心吧。但是我为了此事,也曾多次找亲朋、邻居劝说过,直至有时硬性的不要他们干活。现在的父亲任然在乡下与大嫂吃住着,老人不习惯离开家的生活,我只好把生活的问题安排好,并要求他不再劳作,并在家按上电话,设置好一键通,以便应对困难。时常带一些好吃的东西回家。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和妻子、女儿讲,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所以结婚多年来,一家人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另外,不论是自己的父母、兄妹,还是妻子的父母、兄妹。我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去想和做。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为他们创造好的条件。
  二、兄弟团结、妯娌和睦
  我们兄妹六个,我的排行最小,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我门是分家不分心。四个姐姐均已出嫁,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ang19840906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1-0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