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发展演讲稿
我们泉水村是澧北平原的一个边远小村,全村16个村民小组,476户,1725人,有党员75名,耕地1740亩,山林500多亩。近10年来,我们坚持走“工业兴村,产业富民”的发展之路,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成为周边地区远近有名的工业小镇和农村花园。20XX年,全村拥有工业企业12家,,上缴税费390万元,吸纳就业
3000多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党的富民政策,归功于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回顾泉水村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感到:
第一,要加快发展,就要科学定位,选准路子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过去,泉水村也并不是一个基础很好的地方。10多年前,老百姓仍然还是守着一亩薄田糊日子。村办的2家鞭炮厂也是一个倒,一个停。如何摆脱贫穷,走出困境,成为困扰泉水多年的“老大难”。20XX年,我们着手开始了加快本村发展的尝试和探索,并重点做到了“三个统一”。一是统一支村委一班人的思想。“群雁高飞头雁领”。一个地方的发展面貌的改变,关键取决于一个班子,一支队伍。没有得力的班子,得力的队伍,什么事也干不成,干不了。我们泉水没有优势,也没有区位优势,唯一的基础就是具有生产鞭炮的历史传统。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分析,我们确立了“做大烟花鞭炮业,走活兴村富民棋”的发展思路。这些年,我们紧绷发展弦,抓工业的力度不减,劲头不松。二是统一党员队伍的思想。任何时候也不能忽视党员队伍的力量。这些年,我们的党员队伍由小到大,党员人数扩充到75人,企业一线党员达到45人,党员法人代表达到9人,怎样调动党员队伍的积极性?我们的原则是既管紧又搞活。搞活就是让党员充分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管紧就是交任务、压担子,做示范、当表率。最近几年,我们大力推行党员分类管理,村干部党员、企业党员、无职党员、无行为能力党员分别量化指标,严格考核。所有党员担责履职,较好地发挥了率先致富、安全包保、热心公益的先锋模范作用。烟花鞭炮产业的党员法人、党员股东投资占到了全部资产总份额的60%。党员的积极作为,确保了全村上下的一个步调,一个声音。三是统一全村群众的思想。党员会我们强调鞭炮产业的发展前景,群众会我们宣传发展鞭炮产业带来的好处。层层发动、步步渗透,思路变行动,行动出效益。几年努力,全村上下自觉融入到了鞭炮产业建设的大潮。现在,我们除了12家大厂,还建成了固引剂、垫巴等10多家原料生产厂家。
第二,要做大产业,就要拓宽平台,优化服务
企业的成长壮大需要平台,这个平台就是我们的服务。这么多年,我们始终尽职尽责,倾注所能,优化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抓组织协调。把服务企业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重点抓,优先抓,形成了支部书记负主责,支村两委干部分工负专责,党员群众大配合的服务格局。5名村干部分工联系到厂,每周巡厂1次,收集情况,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开绿灯,说硬话,做到能变通的要变通,能放行要放行,能快办要快办,真正拧成一股绳,鼓足一把劲,以服务企业为天职,着眼于“放水养鱼”先予后取的办法,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增添后劲。
二是抓基础投入。“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吸引企业落户泉水,我们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
村发展演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