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单细胞生物
2、多细胞生物
3、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病毒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九大层次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个体
↓
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
群落: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所有的生物)的集合
↓
生态系统
↓
生物圈
注意:①植物没有系统
②单细胞生物,即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
三、生命系统的特点
1、层次性
2、多样性
3、复杂性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
2、安放(低倍镜)
3、对光
4、低倍镜观察
①放装片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接近载玻片
③反转上升,直至物像清晰
5、高倍镜观察
①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②换高倍镜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二、显微镜成像特点
1、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
①目镜: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反比
②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正比
2、总倍数=物镜×目镜
3、显微镜成像:倒立虚像
如何将视野中物像移到中央:偏向哪,向哪移
4、视野中污点位置判断
①转动目镜,污点跟随旋转,则在物镜上
②移动载玻片,污点跟随移动,则在载玻片上
③转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都不移动,则在物镜上
三、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
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含拟核、核糖体(唯一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裹的完整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细菌(名称中都带有描述自身形状的字,比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放线菌、支原体(最小的原核生物)、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
五、细胞学说的建立
1、创立者:施莱登和施旺
2、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元素种类大致相同
2、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B、Zn、Mo、Cu
最基本元素:C
区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根据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上还是万分之一以下。
细胞鲜重中:O>C>H>N
细胞干重中:C>O>N>H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鲜重下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
鲜重下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蛋白质
干重下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蛋白质
四、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1、还原糖的鉴定
材料:苹果或梨汁(不可使用带有颜色的水果,尤其是红色,会影响实验结果观察)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乙液:),注意:等量混合,现配现用
步骤:加入2ml梨汁,加入1ml斐林试剂,在50-65℃水浴加热2min
结果: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
材料:花生子叶
试剂: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
步骤:花生子叶切薄片,滴加2-3滴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染色3min(用苏丹IV则染色1分钟),然后用50%酒精洗去浮色
结果:苏丹III染色为橘黄色,苏丹IV染色为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材料:豆浆或蛋清稀释液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B液:)
步骤:向试管中取2ml待测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再滴加B液4滴
结果:紫色反应
4、淀粉的鉴定
材料:马铃薯匀浆
试剂:碘液
步骤: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2滴碘液
结果:变蓝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1、氨基酸的种类
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必需氨基酸 8种
非必须氨基酸 12种
2、氨基酸的结构
元素组成:C、H、O、N
H
|
结构:NH2— C —COOH
|
R
化学式:C2H4O2N—R
二、蛋白质结构及多样性
1、氨基酸的结合方式:脱水缩合
2、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①氨基酸种类繁多
②数目成百上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