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工伤事故处理及安全教育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规范公司工伤管理,及时、合理地处理工伤事故,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和员工的工伤事故风险,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全体员工三、工伤管理职责:1、人力资源部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处理指导、工伤争议协调。2、营运部商业保险承办员负责办理员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事故处理后的理赔。3、发生工伤员工所属单位为工伤事故处理的直接责任单位,负责伤害事故的报告、紧急处置、相关费用支付等。四、工伤认定:(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其他情形。(二)、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工伤待遇:1、因不服从领导指派安排而发生的伤亡事故;2、未经任何授权、许可而擅自行事而发生的伤亡事故;3、因工负伤后,本人故意加重伤情或无理拒绝接受医院检查治疗。4、由于本人违法行为或故意行为(如自杀、自残、斗殴、吸毒、酗酒、酒后上岗、无证驾驶、酒后开车、蓄意违章、擅自违反操作流程、工作时间内干私活等)而发生的伤亡事故;5、从事不利于公司经营发展的工作而在工作场所发生的伤亡事故;6、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认定为犯罪行为。7、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五、工伤事故发生时处理程序:1、为避免或减少工伤事故,单位应做好工伤
事故应急预案,以便发生工伤事故时及时启动预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工伤事故发生时的处置程序:事故上报、人员安排、护送伤员,接送、车辆安排、指定地点(医院)、时间节点、费用垫付等。2、事故上报:轻伤在3日内、重伤以上事故一小时之内,由单位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向人力资源部汇报事故原因、处理情况等,同时通知营运部商业保险理赔员,并按照理赔员的指导进行相应处置。一周内填报书面《工伤事故报告表》(见附表1)。3、人员、车辆、费用安排:事故现场最高职务管理人员负责向单位负责人及时汇报的同时,由负责人指派车辆驾驶、财务人员及时将受伤员工送到工伤、医保定点医院或正规医院治疗。4、由单位办公室人员或财务人员借出工伤员工医药费,办理入院、出院、与医院结算等手续
2021工伤事故处理及安全教育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