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收益分配
第一节 收益分配概述第二节 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第四节 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1
精选ppt
本章重点
1.掌握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2.掌握股利理论;
3.掌握各种股利政策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4.掌握股利分配方案的确定;
5.熟悉股票分割的含义、目的与作用;
6.熟悉股票回购的含义、意义与负效应;
7.了解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
8.了解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程序。
2
精选ppt
第一节 收益分配概述
收益分配的基本概念
广义的收益分配:对企业的收入和利润额进行分配;
狭义的收益分配: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股利分配
公司制企业向股东分派股利,归属于企业利润分配。
利润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3
精选ppt
利润及利润计算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4
精选ppt
利润分配程序
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可供分配的利润=本年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
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 “无利不分” 原则);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按照我国现行财务和税收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税前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延续在五年内用税前利润弥补;超过五年仍不足弥补的亏损,就只能用税后利润抵补。
5
精选ppt
提取法定公积金
法定公积金以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为基数提取百分之十列入。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计提任意公积金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6
精选ppt
企业的收益分配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从法律角度
1.按法定顺序分配的原则;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相关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2.非有盈余不得分配原则;
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的财产基础及其信用能力;
3.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
4.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7
精选ppt
(二)从公司角度
1.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
注意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2.既要考虑股东的眼前利益,又要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原则;股利政策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通过股利分配,平衡企业和股东面临的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分配与增长的三大矛盾。
3.有利于改善资本结构的原则(资产负债率);
4.有利于股价的合理定位原则;股价过高会影响股票的流动性,并留下股价急剧下跌的隐患;股价过低,必将影响企业声誉,不利于今后增资扩股或负债融资,还可能引发被收购和兼并的活动;股价时高时低,波动频繁剧烈,将动摇投资者信心。
5.保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原则。股利政策的波动或不稳定,会给投资者带来企业经营不稳定的印象,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另一方面,股利收入是一部分股东的生产和消费资金来源,股利的突然减少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他们一般不愿意持有这种股票,最终导致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8
精选ppt
股利分配政策
股利分配政策是以企业发展为目标,以股价稳定为核心,在平衡企业内外部相关利益的基础上,对于净利润在提取了各种公积金后如何分配而采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政策。
股利分配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选择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不仅会影响股东的利益,也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以及未来的发展,因此,制定恰当的股利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确定股利支付水平 股利支付水平通常用股利支付率来衡量。股利支付率是当年发放股利与当年净利润之比,或每股股利除以每股收益。是否对股东派发股利以及股利支付率高低的确定,取决于企业对下列因素的权衡:(1)企业所处的成长周期;(2)企业的投资机会;(3)企业的筹资能力及筹资成本;(4)企业的资本结构;(5)股利的信号传递功能;(6)借款协议及法律限制;(7)股东偏好;(8)通货膨胀等因素。
9
精选ppt
(
《收益分配》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