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震教育知识吉林省教育厅吉林大学 2013 年12月一、地震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 产生的地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2.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 、震级与烈度按照地震成因不同,地震可分为以下几类: 1)天然地震:地球内部活动引发的地震,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其中, 构造地震是指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即由于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 85% ~90% 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火山地震是指火山活动引发的地震;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岩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2)诱发地震:人类活动引发的地震,主要包括矿山诱发地震和水库诱发地震。其中,矿山诱发地震是指矿山开采诱发的地震;水库诱发地震是指水库蓄水或水位变化弱化了介质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使原来处于稳定状态的结构面失稳而引发的地震。 3)人工地震:由于核爆炸、放炮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震级大一级,释放能量大 倍! ??????震级: 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 M表示。 1级≦震级﹤ 3级 3级≦震级﹤ 级 级≦震级﹤ 6级 6级≦震级﹤ 8级≧8级微震——不容易察觉小地震——有感地震中地震——破坏性地震强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巨大地震——破坏性非常大 2008 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为 级震级?震级每相差 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 30倍. ?震级每相差 2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 900 倍?震级每相差 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 倍例如:一个 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的能量 8级=30 个7级=900 个6级=27000 个5级汶川的 8级地震,相当于同时 5600 个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震级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地震次数 8级以上每年 1-2次 7级以上每年 10-20次 6级每年 100 -200 次 5级每年 1000 -2000 次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地震约 500 万次, 其中,人们能感觉到的有 5万多次. 烈度烈度:用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同样大小的地震, 造成的破坏各地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烈度的影响因素: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牢固程度震级越大、震源越浅、震中距越小,烈度就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 烈度最高。
学校防震教育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