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哈工大 地震工程课件 工程地震部分 第六章 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构造.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Discussion on structural analysis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 ?底部剪力法?阵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法? Two or three students on each method Engineering Seismology (5) Seismicity, Seismotectonics 世界上的地震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全世界约 80%g 浅源地震、 90% 的中源地震和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都集中于此,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 80% 。?沿地中海向东延伸至喜玛拉雅山,终止于我国的川滇地区的地震带,大多分布于大陆上,也称欧亚地震带,除环太平洋地震带外几乎所有的中源地震和大的浅源地震都发生在此带内。释放能量占全部地震能量的 15% 。沿线有一些中等震源深度的地震发生,喜玛拉雅山南麓有一系列大地震, 尤其是这一段西端的中亚兴都库什、东端的我国西藏东南部墨脱都发生过巨大的地震。?大洋海岭地震活动带和大陆裂谷系地震活动带。中国的地震分布(震中分布图) 中国地震数据的可靠性?地震资料的完整程度,决定了所反映的地震活动时、空图象的可靠程度,以及由地震资料所得到的统计结果的准确程度。历史资料,由于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 以及政治稳定状况的差异,历史资料的完整程度必然有一定的差异。?破坏性地震( M〉 ) 目录,逾 6000 条, 公元前仅有13 次地震事件的记载, 1440 年以前 159 次, 1900 年以前 948 次, 1950 以前 2289 次。?仪器记录地震,自 20 世纪初起, 50 年代、七十年代两次大发展。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可监测 3 级(西部部分地区 4级)以上地震,一些地区可达 1级。可信震级段? 1440 年以后, 7级以上地震遗漏较少, ?17世纪以后, 6级以上地震遗漏较少, ?20世纪上半叶以来, 5级以上地震有保障。?还与政局之稳定和对地震发生的理解有关。区域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除台湾和西藏部分地区外,中国的地震活动均处于板块内部。?地震的发生具有板内地震的特点,表现为地震分布广,大震相对集中成带;地震强度高,震源浅,危害性大;大震的复发周期长,且经常在历史上未记载大震的新区发生。?统计规律的分区、分带表达?空间扫描

哈工大 地震工程课件 工程地震部分 第六章 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构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b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