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风俗之天台大碗
天台九大碗
一、天台“九大碗“由来。
“九大碗”是天台民间嫁囡娶亲宴请客人的传统菜肴,“九大碗”每一碗全部有其意义,莲子、海参代表多子多孙,人丁兴旺;鸡、鱼、肉象征着六畜兴旺;八宝饭象征丰衣足食;笋尖预示着子孙茁壮成长天台“九大碗”有“东乡九大碗”和“西乡九大碗”之别,但大同小异。这“九大碗”上菜的次序也有要求,不能上错。
?“西乡九大碗”按上菜次序依次是:莲子、海参、全鸡、八宝饭、鱼、小炒、扣肉、笋尖、青菜蛋汤。其中莲子、海参,寓“早生贵子、儿孙满堂”;鸡象征“吉祥如意”;鱼象征“年年有余”;八宝饭象征“甜甜蜜蜜”,各有深刻的内涵。另外,还有花生、瓜子、水果、四冷盘和主食,主食按地域不一样,有的是糍、米饭,有的是馒头、米饭。“东乡九大碗”按上菜次序依次是:炒坠面、莲子、海参、全鸡、肉圆、鱼、扣肉、笋尖、青菜蛋汤。和西乡相比,东乡人用炒坠面和肉圆替代西乡的八宝饭和小炒。因为东乡没有拔厨的习俗,先上一大盆炒坠面,让人客填填肚子,可谓设想周到。炒坠面象征“情意绵绵”,肉圆象征“团团圆圆”。其它几碗的含意和西乡九大碗一样。另外,也有花生、瓜子、水果、四冷盘和主食,主食大多是馒头、米饭,也有糍、米饭。九大碗菜肴全部盛在撇碗中,满满登登,除了带汤的和碗沿平以外,其它的菜肴全部要高出碗沿好多,且碗碗出,热烫烫、色香味俱全,确保人客吃得尽兴。如有的人家菜肴盛得浅部分,就要被人客背后议论,语气轻些的说是“偷体”,重些的就要说是“狗皮倒灶”了。炒坠面坠面是由小麦粉全手工制作,也是麦面的一个,只不过在麦粉里拌上一定数量的盐,使之分外柔韧。制作时,将精心揉成的面团,先擀成面条,然后挂在一个特制的木架上。木架高过人头,上有一排小孔,小孔上分别排插很多小竹棒。做时用两根竹棒,一根挂面条,另一根在下边坠拉面条。制作者手持下面竹棒向下伸拉,面条愈拉愈长,愈拉愈细,最终细如白线。因其形如悬挂索线,因此称“索面”,又因其经坠拉而成,在天台东乡和南山一带又称“坠面”。
食材:坠面、肉丝、胡萝卜丝、鸡蛋皮、豆芽、豆腐干、洋葱、葱。
制作方法:先将坠面上笼蒸熟,出笼,放人温水中漂洗;又回笼蒸透,出笼,又放入温水漂洗,除去盐分;再入笼蒸一次,出笼待用。接着做辅料:先熬好猪油,再将猪骨头和精肉熬成油汤,加上盐、酒、酱油等配料。炒时,将蒸熟的萝卜丝或绿豆芽放在锅底,摊上蒸好的坠面,用温火烧。一边用两根长竹筷挑解蒸面,一边加上油和辅料,一定要把面解透,直至根根不黏。然后放上大葱,盛到大盘里,再舀上肉丝。
注意:制作前先将生面在笼中蒸15分钟至成透明状,放入油汤中过一下,使其软化,再次放入笼中蒸一会,使其更加好地吸油,口感更佳。莲子,象征“早生贵子”。表现了古人期盼传宗接代的愿望。做喜事时莲子的烧法,不像正月头请客一两桌的,放白泥罐中炖黏就行,因为这么直接炖的莲子,舀多了会糊掉,相貌不好。而是先将莲子用滚汤泡胀,然后舀到炖笼用的粗碗里,加入适量开水放蒸笼里蒸熟的。上桌时再加一瓢羹白糖,讲究的加一瓢羹桂花糖,莲子的清香和桂花的浓香相得益彰,味道好极了。而且还寓有“连生贵子”的美好祝福,含有深刻的含义。制作莲子这道菜的关键在于:一定要买当年的新莲子,千万不要买来陈莲子,陈莲子是炖不黏的。其实,掌握诀窍后,新、陈莲子很好识别:新莲子玉色形,有润泽;陈莲子颜色苍白,无润泽。但世上往往外行人多,没几人能够一眼看出。再加上有的卖家把去年卖剩的莲子掺入今年新出的莲子中,新、陈莲子混和,如不仔细识别,往往会被“杀猪”。混搭的莲子,任凭你怎么炖、怎么蒸,全部有硬粒,请客是万万不行的。昔时买莲子全部找相熟的店家,她如捉弄你,面子上会下不来台,下回生意也就不用做了。若碰到不熟的商家,为了保险,要事先讲好:先炖一碗试试,如有硬粒,就要拿回调换。她通常不会把陈莲子卖给你的。但为保险起见,莲子买回来后,先炖一碗试试,还是很有必须的。海参的烧法十分简单,把发好的海参洗净切成小片,加入油、盐、酱油、料酒、葱白、香菇、黑木耳、肉片、冬笋片或茭笋片、荸荠片等一起煮熟就行,以前没有味精和鸡精,为了味道鲜美,可加上适量鸡汤。
海参别名海鼠、剌参、海瓜,是一个名贵海产动物,因补益作用类似人参而得名。海参体呈圆柱形,口在前端,口周围有触手,肛门在后端。海参的生长区域很宽广,遍布世界各海洋。其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和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饰演着“压台轴”的角色。
海参味甘、咸,性微寒。在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曾有这么一个小说,说的是—名渔夫撒网打鱼,鱼儿没捕到却捕到了一位少女。经探问,这位少女的母亲,素有阴虚之症,服哪种药效果全部不好,听人
2021年天台风俗之天台大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