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_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第2讲
周期周期律
高频考点透析
【考情分析】
高考的热点: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与
原子结构的关系。
,根据实
验事实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
,元素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知识再现】
元素周期表
IHA IVAIVA VIAIVII
系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
电子层数
逐渐增大
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1个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稀有气体除外)
逐渐增大
金属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元非金属性
逐漸增强
逐渐减弱
般,最高正价
最高正价数一主族族
成主要化合价负化合价:-4-序数(O、F除外)
高价氧化物酸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
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教你审题】
审题关键是确定这两种元素
窄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例1(2012·北家富考)已知3As、sBr位于同一周
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1>P
:HC>AsH3>HBr
还原性:As3>s2->Cl
边酸性:HAO>H2SO4>H1PO
审题时注意各个选项考查的
知识点是什么,如判断热稳
定性实质是判断氢化物中非
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
解析]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A项
中P的半径大于Cl,A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化物
稳定,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故B项中热稳定
性:HC|>HBr>AsH3,D项中酸性H2SO4>H3PO4>
H1AsO4·B、D均错误;C项,单质氧化性:Cl2>S>
子的还原性:As3>S->C-,C项正确
答案:C
解题反思】
在有关元素周期律的题目中,经常考查的粒子半径大
小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酸性等内容,平时要熟练运用和掌握
◆粒子半径大小比较
【知识再现】
周期元素的粒子
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
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
Mg>Al> Si Na>Mg>>CI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
增大
如1i<Na<K,Li+<Na+<K+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
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如O2>F->Na+>Mg2+>AP+。
同种元素形成的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Fe3+<Fe2
,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
比轼
如比较A+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P+电子数相
同,与S2同族的元素O2比较,AP+<O2-,且O<S2-,故
【教你审题】
例2如图所示表示一些元素原子半径规律性的变化
示意图。由此图不能得出下列结论的是(不考虑稀有气体元
大
大
离子半径
比较,审
题时要注
Q审题关键是
比较同一横
意离子的
关系,如
行、不同斜
同一周期
6。B8。
角的原子半
离子、同
径的比较
主族离
,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
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F-)<r(C-)<r(Br)<r(I),r(K+)>r(Na+)>
r(Mg)>r(AI+)
,对应的原子半径越大
[解析]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外层电
子的吸引力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处
于同一主族,质子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对
于F^、C、Br、Ⅰ,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对于K与Na、Mg2+、AP来说,K比它们多1个电子层
故半径大于Na、Mg2、A,而对于Na、Mg2+、Al来说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故半径大小为
r(K+)>r(Na+)>r(Mg2+)>r(AP+)。
答案:D
讲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