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证据法概论
一、证据法的任务
就是要在案件事实的认定上,解决一定的认定行为准则
和事实认定标准问题及诉讼风险的分担。
二、证据法的性质特点与诉讼方式
证据法的性质特点总是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联,
证据法的特点也与不同的诉讼方式息息相关。任何证据法
都不可能是天然的事实查证保证法。由于案件事实的发现
本质上只是一个运用常识去判断证据材料所具有的案件信
息问题,因此,证据法越是具有社会客观性,越可能实现
保证发现事实真相的作用。
证据法
2021/1/31
1
三、证据法与相关法学的关系
1、与民法和刑法的关系
2、与诉讼法的关系
第二节 证据法的基本立场
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证据法,其基本立场可能会有非常大
的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分为:
一、侦查中心主义与公判中心主义
1.基本含义
2.对证据法的影响
证据法
2021/1/31
2
二、实质真实主义与正当程序主义
1.基本含义
2.对证据法的影响
三、陪审审理与法官审理
1.基本特点
2.证据法的影响
四、自由心证主义与法定证据主义
这是本课程的核心问题,这里只理解二者对证
据法具有根本性分歧。
本教程的基本立场:公判中心主义、正当程序
主义、自由心证主义及陪审审理。
思考题:
可否认为证据法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为什么?
证据法
2021/1/31
3
第二章 证据法基础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一、证据的基本概念
证据一词通常指证明的根据。
从不同的角度或者诉讼的不同阶段来看,证据一词
可以作如下理解:
从证据与举证的关系上讲,证据是当事人举证的结
果。
从证据的司法作用上讲,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根
据。
从证据与法官的内心确信的关系上讲,证据是法官
内心确信待证事物或者事项是否真实存在的原因。
从证据的最终形成上讲,证据是举证及法庭调查的结
果。
证据法
2021/1/31
4
二、证据一词的基本用法
1、 证据一词通常在两个层面上使用。一是指法官据以
定案的根据。法官没有采用的资料就不是证据。二是指诉
讼的资料。
2、诉讼证据是一种诉讼法上的事实,即在诉讼活动之
外,不存在诉讼证据。
三、诉讼证据与一般证据的不同
至少有如下的不同:
1.诉讼证据的收集与提交可能有道德上的限制,非诉讼证据一般不存在此问题。
2.允许作为证据的范围不同。在诉讼法上,只有
“事实”才可能成为诉讼证据,其他非事实的公理、
证据法
2021/1/31
5
公式、概念等等,都不能成为证据。
四、证据的本质
供审判者形成心证的案件信息和权利凭证。
第二节 证据的基本要素
一、基本要素及含义
1.资格(证据能力)
在英美法系,指证据资料可否提交法庭供陪审团评判的
能力;在大陆法系,指证据资料可否成为法官认定案
件事实的根据。
2.证明力
指证据对审判者心证的影响能力。包括两个方面
的问题:一是证据的可靠性;二指证据的推理能
证据法
2021/1/31
6
力。也称为证据的分量。
3.合法性
也称为证据的可采性,指证据的形成(包括收集与制作)
和使用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4.关联性
指证据对案件问题具有证明力。
5.客观性
是我国的特有提法,指证据必须是在案件发生
发展过程中形成且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实。该
提法有利于防止主观臆断,但不能合理地解释法官采信
的才是证据这一客观 现象。最好以可靠性代替它。
证据法
2021/1/31
7
二、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1.证据资格与证明力:
2.影响证据资格的因素:
3.证明力与关联性:
4.客观性与可靠性:
第三节 关于基本要素的证据法则
一、关联法则
(一)关联性的重要意义
关联性的意义在防止浪费司法资源和拖延诉讼;防止以
不恰当的资料污染审判者的心证。
(二)关联性的复杂性
怎样才具有关联性,在理论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中国学者曾经试图从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出发论证判断“有”
证据法
2021/1/31
8
关联性的原则,基本上失败了。一般都借鉴英美法系的经
验即关联法则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关联法则
1.类似行为原则上与本案无关(刑事证据规则)
(1)基本含义: 原则上,不能把被告人过去的类似行为
作为认定本案罪行成立的根据。
(2)例外:
①作为证明主观故意的例外;
②高度吻合的例外;
③系列犯罪的例外;
2.排斥他人行为原则
(1)基本含义 任何人都不能因为非当事人之间的行为而
受害,也即是第三人的行为与当事人无关。
证据法
2021/1/31
9
(2)注意:
①必须正确
2021年度证据法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