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系统育种
第一节系统育种的意义和成效
第二节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系统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上一章
下一章
总目录
第一节系统育种的意义和成效
章目录
一、系统育种的概念
二、系统育种的特点
三、成效卓著
下一节
一、系统育种的概念(P64)
系统育种法(Pedigree Selection)是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群体的变异类型中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种植成株系,通过试验鉴定,育成新品种。又称为单株选择法、一株传选择法、一穗传选择法。
1. 利用自然变异,方法简单,实用范围广。
2. “优中选优”,“连续选优”,易于获得生产
上推广的品种。
3. 育种年限短。
二、系统育种的特点
系统育种成效特大的作物(1950-1970):
小麦 496
水稻 208
棉花 166
油菜 85
三、系统育种的成效
第二节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章目录
上一节
下一节
一、基本原理
二、纯系学说及其意义
一、品种的自然变异及其原因
二、品种群体异质性的形成
三、纯系的分离(纯系学说)
一、基本原理
系统育种利用的是品种的自然变异。但在某种意义上仍具有创造性。
品种的纯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变异的原因:天然杂交,自然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剩余分离等
品种自然变异的原因
品种自然变异、生产栽培条件的变化和天然杂交等,均可能导致品种群体内发生遗传变异。经长时间分离与纯合,即形成异质的品种群体。如自花授粉作物的地方(农家)品种及多年栽培品种;常异花授粉作物地方(农家)品种及多年栽培品种;异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群体等.
品种异质性的形成
自花授粉作物的原始群体是由许多基因型不同的纯系组成,从这样的原始群体中选择可以得到出许多纯系,选择是有效的。如再从分离出来的纯系内继续选择则无效的。
纯系学说(Johannsen, .)
纯系学说具有重要的育种指导意义,也有局限性。
作物育种学0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