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邦的正义与人的正义.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邦的正义与人的正义
摘要:在《国家篇》中,柏拉图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作为第一人称,设置了一个讨论的场景,开始了关于正义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哲学上的论题,也涉及诸多政治学方面的论题,更有伦理学和美学等的诸多论题。本文主要目的是梳理译著的主要思想,予以归类,最终给出一些解释。
一、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基于以下基础:
(1)伦理学基础:柏拉图在他的《国家篇》很多地方提到了“善”的目的,也提到了“幸福”的目的,这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最根本的伦理学基础,无论是实现一个正义的城邦还是塑造一帮正义的人,其所要践行的伦理学目的就是“善”,也就是柏拉图自己说的“不为恶”。
(2)宗教基础:其实对于柏拉图的时代来说,宗教问题根本不是一个大问题,那个时代宗教是自然而然就接受了的事情。而且我们在柏拉图的各类著作中都可以看到神的影子,神就是最后的解释。比如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提到“型”(“理念”)的概念,这是相对于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的唯一真实的存在,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复制,而文艺创作就更加虚假。在柏拉图看来“神也不会像许多人说的那样,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因为神既然是善的,它也就不会是一切事物的原因。”“······世上的坏事远远多余好事,而好事的原因只能是神。至于坏事的原因,我们必须到别处去找,不能在神那儿找”。所以柏拉图对于神的认识和当时的人的唯一区别就是对于“神性”的看法不同,也就是说对于神是否有善有恶和神是否“惟善”,显然柏拉图是支持后者的。
(3)哲学基础:在《国家篇》中,柏拉图的所有论证都透漏出哲学家的睿智,在柏拉图的很多论题中都隐含着一些哲学命题,比如在论及城邦的第一条立法的时候,柏拉图皆苏格拉底之口说“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而只是好事物的原因,讲故事要遵循这个标准,世人的创作也要遵循这个标准。”“处于最佳状态下的事物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变”(343)而神就是最圆满的状态,所以“神和神性都与虚假无缘”。这里就涉及到了哲学的概念精确化问题和逻辑推理问题。另外就是“理念”论和“灵魂”论的讨论,这些都是柏拉图哲学的重大命题。
(4)方法论基础:在整篇的讨论中,柏拉图辩论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反诘法,逻辑方法主要以归纳为主,进行类比推理,在同质同性的事物属性间互相借喻。所以其经验主义色彩很浓厚,对于经验世界不能解释的问题,则转而归于超验,通过神与灵魂的关系给出现实世界的解释。
二、《国家篇》中所讨论的主要问题
(1)文艺创作和传播的立法:在建构城邦的开始,柏拉图就借苏格拉底之口为城邦的文艺创作和传播做了立法:“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而只是好事物的原因,讲故事要遵循这个标准,世人的创作也要遵循这个标准。”关于神的第二条立法“不能把他们说成是随时变形的魔术师,也不能说他们用虚假的言行误导我们”。简而言之,所有偏离了正义的城邦的善的文艺创作和传播都受到禁止,尤其在对于神和神性的创作方面。如果这放在当今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审查制度,那么言论自由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是反民主的。其实柏拉图在《国家篇》中就是反民主的,他的目的是要建构一个哲人王的国家,也可以说是一个绝对“正义”的国家,实现绝对的“善”。
(2)城邦的起源:在《国家篇》中,简单的论及了国家(城邦)起源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给自足,相对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说,每个人都缺乏许多东西。”“人们相互之间需要

城邦的正义与人的正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2-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