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赠言: 略新年的来历: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也象征团结、兴旺, 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 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 4 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 舜即天子位, 带领着部下人员, 祭拜天地。从此, 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少数民族过春节: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 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 表示除旧迎新, 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 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 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 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民族风俗: 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 燃放鞭炮, 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春节习俗: 就北京地区来说, 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泡腊八醋(蒜), 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是小年了。民谣讲: “腊八粥过几天,哩哩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白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北京人从二十三忙活到除夕, 守岁守一宿,年初一大早去拜年。
新年手抄报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