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教学设计
三眼桥小学 杜承芳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与宝贵。
2、使学生懂得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勤劳、朴实、节俭、勇于吃苦、为父母分忧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观察搜集整理生活中浪费粮食的事例。
难点:激发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热情,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
三、活动实施
1、激趣导入
教师:人是铁、饭是钢。(停顿)
学生:一顿不吃,饿得慌。
教师:说明什么?
学生:人生存离不开粮食。(回答出是这个意思即可)
教师:布置学生背诵《锄禾》。
教师:《锄禾》说明粮食的来之不易,是农民血汗的结晶,人类的生存靠的就是粮食,故我们必须珍惜每一粒粮食。
2、个体活动
学生:请个别同学发言,反思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今后在生活中应该怎样避免或杜绝,同时例举所看到浪费粮食的各种现象。
教师:针对个体活动情况,做简洁激励性点评,构建积极和谐的活动氛围。
3、小组活动
学生: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就本组观察、搜集、整理浪费粮食的现象,结合具体的照片、影像资料说明,并分析造成浪费的原因。帮助制定出避免浪费粮食的可行性方案与措施,并在小组间展开讨论,将讨论结果反馈教师。
教师:在听取反馈结果后,结合具体实际情况,阐述教师见解,尤其要对反馈的异议给予合理的解释与答复。
4、师生互动
教师:展示在我校餐厅、服务部、垃圾存放等处所拍摄到的浪费粮食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反思、讨论。
学生:集思广益、查找在校园内还有哪些粮食浪费的现象,如何根治杜绝。
教师:就学
《珍惜粮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