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论文
【摘要】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变革,对于高校财务信息化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深入剖析高校财务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以绩效提升和价值创造为目标,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需求为驱动的基于云计算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理论框架,分析平台涵盖的核心财务模块并给出实施建议,以期为高校财务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信息化;数据共享
一、引言
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新《预算法》的实施,高校朝着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转型,高校经济活动日益复杂,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预算管理精细化、财务信息公开化等新形势,这些对传统的高校财务信息化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高校财务信息化水平,对于满足高校在科研经费监管、预算绩效评价和战略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管理需求,推动高校财务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变,实现高校价值创造和绩效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16〕10号)文件都提到,“单位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1],“通过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2],“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动管理会计实施”[2]等。同时,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方兴未艾,这些为在高校范围内建立财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变革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实践路径。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基于单机版的会计电算化核算阶段,通过计算机代替手工实现凭证的录入、输出、会计报表打印等功能,主要解决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问题。二是基于校园网的财务集成软件阶段,会计核算模块之间通过网络技术在局域网内实现数据共享,高校工资、缴费、报账、查询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整合在一个综合的财务信息平台之中,同时在会计核算流程中已嵌入少量简单的预算控制。三是基于互联网的财务业务集成阶段,也就是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阶段,实现财务与业务的高度融合和内外部信息的高度共享,不仅满足事后的统计分析绩效评价,而且能够实现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提高决策科学性。此阶段高校财务部门的管理和决策职能逐步凸显[3]。目前,我国多数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尚处在第二阶段,总体而言,信息化程度较低,财务管理职能仍以核算为主,财务人员的日常报销等数据录入工作繁重,业务流程不顺畅,数据生成时效性差,信息传递方式落后,无法达到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等要求。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数据共享和集成化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明显。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等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高校受领导层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所限,缺乏对这些信息网络技术的科学运用,导致高校各部门虽开发了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数据无法实现实时共享,形成信息孤岛[4]。例如,高校内部财务、人事、教务、科研、资产等部门都拥有独立的管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