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一上学期作文指导及评讲提纲(四)
本次作文评讲提纲
作文题目
请以“留在照片上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注重构思,详略得当。②情节具体,描写生动。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次作文是一次命题作文,虽然审题难度不大,但是仍有一些微妙的细节需要仔细咀嚼。作为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语“记忆”和限定词“照片上”是审题重点。
①“记忆”:《现代汉语词典》对“记忆”的解释是“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所以,“记忆”首先是一个过去时的事物,写作过程中的重点应该是对过去的事物进行叙写,而不能偏于写现在甚至未来。
②“照片上”:首先“照片”是整个故事的触发点,对过去的某种记忆是因照片而起,而非突然心血来潮或者因其他事情而起。换句话说,照片应该是整个故事的载体,是作者情感的依托所在。其次,“照片”有别于其它承载记忆的载体——比如“旧书”“围巾”“贺卡”等——很重要的地方在于,照片能够直观的呈现过去某个时间点的某人某事,它所还原历史场景的直观性更强,可感性更强。关于某人某事的记忆可能会有很多,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关于某人某事的记忆都可以写到这篇作文中来,必须有所选择,而选择地标准就是,所写之事应该与照片上的内容紧密相关。那么,照片就不仅仅是全部故事的触发点,它同时限定了故事的背景,这个背景不能脱离这张照片的内容。否则,为什么是这张照片而不是那张照片引发你对此事的记忆呢?为什么是照片而不是其他事物引起你对此事的回忆呢?区别就在于此。
本次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①由于审题不够准确,所以很多同学的作文都只是把“照片”作为一个触发点,而文章的内容与照片上的内容有无关系则没有重视。很多同学的作文结构大体都是首先在某个机缘巧合下发现了照片,然后由照片联想到了一些人或事,然后就是对这个人或事漫无目的的回忆。最终,文章内容与照片是“两张皮”,各自为阵,互不相关。表现在文章的构思上,就是很多同学对照片中的内容没有具体详细的描写,而仅仅是一笔带过,看到这张照片想起了某人某事,就直接写人和事了。要写好这篇作文,应该贴着“照片”写,时时处处都应该与照片中的内容有联系,而不是在开头点出“照片”二字之后就再也不闻不问。
②立意过于单一,选材千篇一律。大多数同学都从毕业照入手,进而展开对毕业照上老师同学的回忆。这类题材不是说不可以写,但是当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写毕业照的时候,你有把握自己写的毕业照能超过其他人所写的吗?所以在选材时,建议大家采取最基本的原则:最容易想到的内容不要轻易写,因为你最容易想到的,也往往是同龄人都容易想到的;即使是要写最先想到的内容,你也要从不同角度去构思。这篇作文的立意角度很多,首先,记忆可以是痛苦的、悔恨的、悲伤的,也可以是欢乐的、愉快的、惬意的。其次,记忆的对象可以是人,如老师、同学、朋友、亲人,也可以是一件具体的事,还可以是物,比如自己的玩具、宠物,甚至可以是景,比如有一位同学写到凤凰古城,照片上的古城以前是什么样,而现在又成了什么样,在这种今昔对比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批判。这让我想起摸底考试中的优秀作文《老巷,从不曾离开》,这篇文章只要稍作变化,就可以成为本次的一篇优秀作文。再次,照片可以是一张,也可以是一组,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有些同学也写了多幅照片,但是照片之间没有太
作文评讲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