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论文
一、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幼儿阶段,尤其是3~6岁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可直接影响到今后成长中的每一步。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很强,理解力逐渐提高,且对学到的知识可形成深刻记忆,若能把握这一黄金发展阶段,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必将使得幼儿终生受益。因此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家长与老师均应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其语言表达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幼儿无法清楚表达自身需求或想法,经常说脏话,不喜欢和他人交流等。教师应重视这些问题,在幼儿教育中通过有效措施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措施
(一)灵活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幼儿的表达和讨论需要教师组织或引导,尤其是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小朋友,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这时教师为幼儿提供有趣的话题就十分重要。提问是启发幼儿思考、表达的简单而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幼儿感兴趣且比较熟悉的问题,让幼儿积极投入其中,勇敢表达自身想法。笔者在和班级中内向的小朋友交流时,经常会提问“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呀?”、“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为什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等等,并且鼓励幼儿说出理由,引导幼儿彼此之间就一个问题深入讨论。(二)创造优良语言表达环境。幼儿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协助幼儿形成积极运用语言的意识和习惯,使之通过交往逐渐学会理解并运用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保护幼儿对语言应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看到,集体活动中有些幼儿要求发言,然而教师却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幼儿的愿望,长此以往必将会挫伤幼儿的语言表达积极性。教师应重视幼儿的表达欲望,同时为其打造宽松、自由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幼儿在优良环境中敢说、想说、有机会说、喜欢说。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在幼儿活动范围内摆放有助于语言交流的工具。如在活动区摆放图片(如一束花、一面小旗、一只小猫、一棵树等),引导幼儿看图说话。笔者在课堂上游戏环节中,会先给幼儿讲一个小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自己编创情节,之后组织幼儿展开表演,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展开对话,同时引导幼儿注意配合表情与动作来演绎,这样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在三餐前,笔者也会经常让幼儿自告奋勇地讲故事,增加幼儿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幼儿与幼儿之间认知能力相
近,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加频繁。教师可以经常鼓励幼儿彼此之间多加交流,如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性地设置一些小游戏来促进幼儿的交流,如组织“词语接龙”、“你画我猜”等游戏,让幼儿彼此之间有充分的机会交流。(三)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机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如在秋天带领幼儿散步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花草树木,以肯定和赞赏鼓励幼儿表达;冬天下雪时,可以让幼儿观察雪花形状和颜色,引导他们欣赏大地上白茫茫一片的美感,之后结合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雪花像什么,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来欣赏、描述雪景。另外,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