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艺术的语言讲艺术课
一、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艺术课违背了艺术的规律。艺术首先是感性的,然后才到理性的。艺术课讲成了理论课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每节课的开篇基本都是先讲乐理知识和绘画的技巧知识,我觉得这是纯粹的理科教学方法,是违背艺术的审美规律的,与艺术课的本质背道而驰。这样的课堂,学生们当然听得是很乏味的,他们怎么会感受到艺术的美呢。(二)有些艺术课上缺乏艺术语言。一节艺术课变成了语文课,或者说是蹩脚的语文课。因为我们的艺术教师不是学语文专业的,艺术课上想用语言渲染一下吧,又觉得理屈词穷。其实艺术有艺术的语言,艺术的语言是我们平时交流的语言难以表达的,如我们形容一段曲子,你会说很优美,非常优美,特别优美等等,其实你如果演唱或者演奏出来那种优美,可以用数以万计来形容。可能有人会说,有你说的那么神奇吗?如《天路》这首歌:“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通过节奏、速度、力度、强弱、调式、旋律等变化,你会唱出多种不同的感觉,其中每一种变化都会引起整体的变化,都会让你的听觉、视觉、嗅觉产生不同的艺术想象,这就是艺术的语言神奇之处。再如我们说的点和线的关系,点的大小组合,线的长短组合,线和点的变化组合,都会给你视觉上强烈的冲击。《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作品中,我觉得迷人的是她的微笑,尤其是在她眼睛的刻画上,线条、明暗、色彩等等,你会觉得为什么搭配得那么好,如果你用这些要素的变化来画蒙娜丽莎,或许有一天你会画出更美的蒙娜丽莎,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这是用文字语言所不能表达的。
二、解决的办法
(一)艺术课不能违背艺术的规律。艺术永远是感性第一的,专业教师要明白这一规律,把它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先从感性入手,启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延伸到理性上来,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其中的玄机,那就会迎刃而解。如我们在唱《歌唱祖国》这首歌的时候。让学生先唱一下,可能你会发现他们的声音位置不对。如果单纯地去教方法,学生会觉得很枯燥,要是从感性入手会很快解决。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句歌词为例,我们可以从“红”字入手,通过示范几种“红”的唱法,学生感觉一次比一次唱得好,我们可以说一个比一个“红”,让学生在听觉上有所激动,状态自然就开了,这就是感性第一的作用。只有感受到了美,他们才有激情,其他的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了。(二)教师要清楚什么是艺术的语言。我们知道,中小学的艺术课主要是指音乐和美术。区别它们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音乐艺术的语言是诉诸听觉的音响、音调、节奏和旋律等特殊的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从内容看,无论是美景怡情,还是民俗雅趣,无论是英雄志气,还是离怨愁绪,都令人心醉神迷!语言的这种人文性与音乐的本质极为相似。语言文字给人无穷魅力是音乐无法完全具体表现的,但我们只要充分利用音乐的变化来表达一定的语言内涵,把音乐和语言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人们在欣赏时产生更多美妙享受,就会对语言艺术更加热爱。艺术是相通的,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可以用音乐来表现。音乐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能生动的再现欣赏内容,描写情景,或是可以联系我们的生活,利用我们的想象,把我们带入向往的境界。美
怎样用艺术的语言讲艺术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