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页
词的相关知识
词的起源:词原是配合隋唐燕乐的曲调,并以“依调填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一种新型歌辞形式,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在发展过程中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牌和词题:词牌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乐调,每个词牌都有一个名字,例如:《沁园春》《水调歌头》《如梦令》等,但它和词的内容是没有关系的;而词题是提示词的内容的,例如,《雪》《长沙》
词的相关知识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象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 ;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 。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听朗读材料
舸( ) 寥廓( )
峥嵘( ) 携( )
遒( )
遏( ) 橘( )子洲
gě
liáo kuò
zhēng róng
qiú
è
jú
xié
临晋中学 马博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沁园春·长沙课件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