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
是指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区的低等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菌原体等。
我国从事植物细菌学研究的单位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赵廷昌博士
南京农业大学:方中达,王金生
吉林农业大学:袁美丽,高洁
中国农业大学:王慧敏
第一节植物病原细菌概述
,属第三大病原物。
(Procaryotae)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
、杆状和螺旋状。大都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1-5μm,少数是球状。
,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叫极鞭,着生在菌体侧面和四周的叫周鞭。
。芽孢抗逆性较强。
第一节植物病原细菌概述
,均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寄生性强的可以侵染绿色叶片,寄生性弱的只能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和果实等抗病性较弱部位。
-53℃/10分钟,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则需要120℃左右的高压蒸汽10-20分钟。因此高压灭菌的指标是120℃30分钟。
,即一分为二。在适宜条件下最快20分钟繁殖一次。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最适温度为26-30℃,24-48小时可以在培养基上长出细菌菌落。
。人工培养的细菌致病力容易减弱,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可以恢复其致病力。
一、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个体大小差别很大。
-,
-×1—5μm,也有更小一些的。螺旋状细菌较大,有的可达13一14μm ×。
细菌大都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1—3μm,少数为球状。
细菌的芽孢
一些芽孢杆菌在菌体内可以形成一种称作芽孢的内生孢子。
芽孢并不是细菌的繁殖器官,因为一个菌体只形成一个芽孢,芽孢萌发也只形成一个细菌。
芽孢的抵抗力很强。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在48—53℃之间,有些耐高温细菌的致死温度,最高也不超过70℃,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一般要用120℃左右的高压蒸气处理l0—20分钟。
革兰氏染色反应
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反应有阳性和阴性。
革兰氏染色反应与细菌的其他性状有关。例如,革兰氏阳性的细菌能耐高浓度的盐,不易被蛋白酶分解,但是对于碱性染料和除垢剂(如肥皂)则较敏感。
对抗菌素的反应也不同,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反应的细菌作用比较大,而链霉素则对阳性反应和阴性反应的细菌都有一定的作用。
营养的要求也不同,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的细菌,一般需要较复杂的营养物质。
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不是光滑的。可见,革兰氏染色反应也反映了细菌的组成和结构等本质上的差别,因此它是细菌分类上的一个重要性状。
二、原核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
原核生物都是以裂殖的方式繁殖。细菌繁殖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在其它条件适合时,温度对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很大。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生长适温为26—30℃左右,少数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较好,如茄青枯菌的生长适温为35℃,马铃暮环腐病菌的生长适温为20-23℃。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质内的DNA,主要在核区内,但在细胞中还有单独的遗传物质,如质粒。核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一基因组。
原核生物经常发生变异。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到一定时期后一些性状就会发生变化,如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力的减弱,可能是由于改变后的生活条件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结果。类似的现象是一种植物病原细菌通过不同的寄主植物,特别是抗性强弱不同的寄主植物,它的致病力可以减弱或增强。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01
最近更新